宮漏的意思

注音 ㄍㄨㄥ ㄌㄡˋ

拼音 gōng lòu

基本釋義

⒈  古代宮中計時器。用銅壺滴漏,故稱宮漏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宮漏「ㄍㄨㄥ ㄌㄡˋ」

⒈  銅壺滴漏,古代宮中計時的用具。

唐·戴叔倫〈春日早朝應制〉詩:「月沉宮漏靜,雨溼禁花寒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古代宮中計時器。用銅壺滴漏,故稱宮漏。

唐 白居易 《同錢員外禁中夜直》詩:“宮漏三聲知半夜,好風涼月滿鬆筠。”
五代 馮延巳 《鵲踏枝》詞:“粉映牆頭寒欲盡。宮漏長時,酒醒人猶困。”
宋 歐陽修 《內直奉寄聖俞博士》詩:“獨直偏知宮漏永,稍寒尤覺玉堂清。”
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一》:“元順帝 自制宮漏,藏壺匱中,運水上下。”
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夜半的宮漏,一點一滴,象扯不斷的絲那樣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