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著的意思

注音 ㄉ一ㄥˋ ㄓㄨㄛˊ

拼音 dìng zhuó

基本釋義

⒈  審定著錄;寫定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審定著錄;寫定。

漢 劉向 《孫卿書錄》:“所校讐中 孫卿 書凡三百二十篇,以相校,除復重二百九十篇,定著三十二篇,皆以定殺青,簡書可繕寫。”
《晉書·刑法志》:“其後遂詔有司,禁絶鉆鑽諸酷痛舊制,解祅惡之禁,除文致之請,讞五十餘事,定著於令。”
宋 曾鞏 《<陳書>目錄序》:“樑 陳 等書缺,獨館閣所藏恐不足以定著。”
宋 朱熹 《<中庸章句>序》:“沉潛反復,蓋有年,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領者,然後乃敢會眾説而折其中,既為定著《章句》一篇,以竢後之君子。”

⒉  猶著落。

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四:“平生蹤跡無定著,如斷蓬。”
著,一本作“著”。確定的打算和主意。 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“十娘 對公子道:‘吾等此去,何處安身?郎君亦曾計議有定著否?’”
《說唐》第四五回:“叔寳 道:‘小弟在此打攪不當,所以要往別處去,尚未有定著。’”

⒊  見“定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