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周的意思

注音 ㄗㄨㄥ ㄓㄡ

拼音 zōng zhōu

基本釋義

⒈  指周王朝。因周為所封諸侯國之宗主國,故稱。

⒉  周代王都所在,如豐、鎬、洛邑亦稱為宗周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宗周「ㄗㄨㄥ ㄓㄡ」

⒈  周代王都。因周為天下所宗,所以王都所在之處,如豐、鎬、雒邑皆稱為「宗周」。

⒉  周王朝。

《詩經·小雅·正月》:「赫赫宗周,褒姒烕之。」
《文選·韋孟·諷諫》:「五服崩離,宗周以墜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指 周 王朝。因 周 為所封諸侯國之宗主國,故稱。

《詩·小雅·正月》:“赫赫 宗周,褒姒 烕之。”
《後漢書·東夷傳序》:“後 徐夷 僭號,乃率九夷以伐 宗周。”
《舊唐書·代宗紀》:“唐 虞 之際,內有百揆,庶政惟和。至於 宗周,六卿分職,以倡九牧。”

⒉  周 代王都所在,如 豐、鎬、洛邑 亦稱為 宗周。

《書·周官》:“惟 周王 撫萬邦,巡侯甸,四徵弗庭,綏厥兆民,六服群闢,罔不承德。歸於 宗周,董正治官。”
孔 傳:“言協服還歸於 豐,督正治理職司之百官。”
孔穎達 疏:“自滅 淮夷,而歸於 宗周 豐邑,乃督正治理職司之百官。”
《禮記·祭統》:“成公 乃命 莊叔,隨難於 漢陽,即官於 宗周,奔走無射。”
鄭玄 注:“周 既去 鎬京,猶名王城為 宗周 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