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山之石,可以為錯的意思
注音 ㄊㄨㄛ ㄕㄢ ㄓ ㄕˊ , ㄎㄜˇ ㄧˇ ㄨㄟˊ ㄘㄨㄛˋ
拼音 tuō shān zhī shí , kě yǐ wéi cuò
基本釋義
注音 ㄊㄨㄛ ㄕㄢ ㄓ ㄕˊ , ㄎㄜˇ ㄧˇ ㄨㄟˊ ㄘㄨㄛˋ
拼音 tuō shān zhī shí , kě yǐ wéi cuò
別座山上的石頭,可以取來製作治玉的磨石。語出《詩經.小雅.鶴鳴》:「它山之石,可以為錯……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」指別國的賢才可以用來治理本國。後比喻借助外力,改正自己的缺失。如:「它山之石,可以為錯。韓國能把漢江整治成功,他們的經驗,正可以讓我們在整治淡水河上作參考。」也作「他山攻錯」、「他山之攻」、「他山之石」、「他山之石,可以攻錯」。
▸ 它山之石
▸ 腐木不可以為柱
▸ 他山之石
▸ 期期以為不可
▸ 善以為寶
▸ 丘山之功
▸ 日以為常
▸ 牛山之悲
▸ 南山之壽
▸ 名山之席
▸ 難以為顏
▸ 難以為繼
▸ 難以為情
▸ 率以為常
▸ 崑山之玉
▸ 可以
▸ 麗牲之石
▸ 荊山之玉
▸ 金石可開
▸ 介山之志
▸ 訐以為直
▸ 江山之恨
▸ 江山之助
▸ 江山之異
▸ 箕山之志
▸ 箕山之節
▸ 積以為常
▸ 箕山之操
▸ 箕山之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