妝飾的意思

注音 ㄓㄨㄤ ㄕˋ

拼音 zhuāng shì

詞性 動詞

基本釋義

⒈  裝扮修飾。

著意妝飾。

dress up;

⒉  裝扮修飾後的模樣。

妝飾典雅大方。

style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妝飾「ㄓㄨㄤ ㄕˋ」

⒈  佈置或打扮。

《三國演義·第一〇一回》:「推過一般三輛四輪車來,車上皆要一樣妝飾──此車乃是孔明在蜀中預先造下的。」
《紅樓夢·第七〇回》:「眾人不敢違拗,只得回房去,另妝飾了起來。」

⒉  點綴、襯托的東西。

《聊齋志異·卷一〇·瑞雲》:「媼斥去妝飾,使與婢輩伍。」
《紅樓夢·第五七回》:「你也要知道這些妝飾原出於大官富貴之家的小姐。你看我從頭至腳可有這些富麗閒妝!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亦作“糚飾”。

⒉  修飾,打扮。

《北史·拓拔順傳》:“靈太后 頗事糚飾,數出遊幸。”
前蜀 杜光庭 《虯髯客傳》:“巾櫛粧飾畢,請更衣,衣又珍異。”
清 李漁 《閒情偶寄·聲容·修容》:“三分人材,七分粧飾。”
清 孫枝蔚 《沉姬染疾憂且憐之而形於篇》:“今春稍粧飾,亦覺可君意。”

⒊  打扮的樣式。

唐 穀神子 《博異記·敬元穎》:“忽見水影中一女子面,年狀少麗,依時樣粧飾,以目 仲躬。”
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藝林學山三·詞名多取詩句》:“女蠻國 者,蓋以粧飾類婦人,故名 女蠻。”
1. 打扮。 唐 白行簡 《三夢記》:“吏促 張 妝飾,諸女迭助之理澤傅粉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七四回:“素日 晴雯 不敢出頭,因連日不自在,並沒有十分妝飾,自為無礙。”
劉大白 《舊夢》詩:“小草,你妝飾了富貴人家底庭園,卻受夠了他們底芟夷和蹂躪。”

⒋  指裝飾品。
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瑞雲》:“媼斥去妝飾,使與婢輩伍。”

⒌  打扮的式樣。

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笤帚》:“見一美女,瘦腰長裙,行步捷便,丰姿綽約而妝飾古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