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本的意思

注音 ㄗㄡˋ ㄅㄣˇ

拼音 zòu běn

基本釋義

⒈  臣下向皇上奏明下情;泛指下級向上級反映情況。

要不是他奏本,我不會這麼慘。

memorialize;

⒉  參奏時上呈的文字。

memorial to the throne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奏本「ㄗㄡˋ ㄅㄣˇ」

⒈  臣下奏呈君上的章疏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泛指上奏的文書。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·呂申公不悅範希文》:“希文 答 元昊 書,録本奏呈。

呂 在中書自語曰:‘豈有邊帥與叛臣通書!’又云:‘奏本如此,又不知真所與書中何所言也。’”

⒉  指 明 清 時為私事上皇帝的文書。

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京職·章奏異名》:“今本章名色:為公事則曰題本;為他事則曰奏本。”
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一:“俗以章疏為本,不知始於何時,古未有此,今時章疏,有題本,有奏本。”
清 阮葵生 《茶餘客話》卷一:“乾隆 十三年諭,向來公事用題本,私事用奏本。題本用印,奏本不用印。”

⒊  指告狀。

馬烽 西戎 《呂梁英雄傳》第三三回:“李有紅 有點擔心地道:‘這老漢回去一定是到中隊長面前奏本去了!’”
李英儒 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三章:“現在咱們帶走她,正好叫他抓住辮子奏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