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正的意思
注音 ㄕ ㄓㄥˋ
拼音 shī zhèng
基本釋義
⒈ 謂失其正道。
⒉ 錯誤;訛誤。
引證解釋
⒈ 謂失其正道。
引《穀樑傳·桓公九年》:“使世子伉諸侯之禮而來朝, 曹伯 失正矣。諸侯相見曰朝。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,以內失正矣。內失正, 曹伯 失正,世子可以已矣。”
《孔子家語·子路初見》:“孔子 曰:‘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,士而無教友則失聽。’”
⒉ 錯誤;訛誤。
引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石經》:“天寳 中,予在太學,與博士諸生共論經籍失正,為欲建議請立大 唐 石經。”
▸ 如失左右手
▸ 潤正
▸ 任正
▸ 芟正
▸ 少正
▸ 人財兩失
▸ 若有所失
▸ 人正
▸ 缺失
▸ 闕失
▸ 權衡得失
▸ 取正
▸ 遒正
▸ 權正
▸ 窮通得失
▸ 詮正
▸ 求正
▸ 刪正
▸ 塞翁失馬
▸ 窮猿失木
▸ 窮正
▸ 榮辱得失
▸ 窮大失居
▸ 請正
▸ 琴瑟失調
▸ 樵蘇失爨
▸ 去邪歸正
▸ 輕重失宜
▸ 秦正
▸ 峭正
▸ 去失
▸ 愆失
▸ 清源正本
▸ 強正
▸ 恰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