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山的意思

注音 ㄊ一ㄢ ㄕㄢ

拼音 tiān shān

基本釋義

⒈  亞洲中部大山系,東段在中國新疆中部,西段在中亞。多5000米以上山峰,主峰托木爾峰7439米。

Tianshan;


英文 Tianshan mountain range between XinJiang and Mongolia and Kyrgyzstan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天山「ㄊ一ㄢ ㄕㄢ」

⒈  山脈名。位於新疆省中部,大致作東西走向,由許多平行山脈組成,高峻而寬闊,以西部汗騰格里山為最高峰,海拔七千公尺以上。天山山脈的構造很複雜,包括很多由斷層作用形成的谷地和盆地,如伊犁縱谷、哈密盆地、吐魯番窪地等。天山高處在雪線以上,上多冰河。天山分新疆為南北二路,北路稱為準噶爾盆地,或稱北疆,南路稱為塔里木盆地,或稱南疆,對新疆省自然與人文的影響甚大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山名。(1)一名 燕然山,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 杭愛山脈。北魏 太延 四年(公元438年) 拓跋燾 擊 柔然,從 浚稽山 北向 天山,即此。(2) 唐 時稱 伊州、西州 以北一帶山脈為 天山。也稱 白山、折羅漫山。伊州 、今 新疆 哈密縣 ; 西州,今 吐魯番盆地 一帶。參閱《元和郡縣誌·伊州》、《太平寰宇記·伊州》。

⒉  亞洲 中部的大山系。橫貫 中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部,西端伸入 蘇聯 中亞細亞。全長2500公里,寬250-300公里,為 塔里木、準噶爾 兩盆地的分界。系由數列東西向的褶皺斷塊山組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