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民的意思

注音 ㄙˋ ㄇ一ㄣˊ

拼音 sì mín

基本釋義

⒈  舊稱士、農、工、商為四民。


英文 /the four classes/ of ancient China, i.e. scholars, farmers, artisans, and merchants

德語 Vierständeordnung (S, Gesch)​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四民「ㄙˋ ㄇㄧㄣˊ」

舊稱士、農、工、商為「四民」。

造句傳統社會中,商人是四民之末,地位最為低下,今日則大不相同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四民「ㄙˋ ㄇ一ㄣˊ」

⒈  舊稱士、農、工、商為「四民」。

《國語·齊語》:「管子對曰:『四民者勿使雜處。』」
《文選·嵇康·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「故四民有業,各以得志為樂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舊稱士、農、工、商為四民。

《書·周官》:“司空掌邦土,居四民,時地利。”
蔡沉 集傳:“冬官,卿,主國邦土,以居士、農、工、商四民。”
《穀樑傳·成公元年》:“古者有四民:有士民,有商民,有農民,有工民。”
《漢書·食貨志上》:“士、農、工、商,四民有業:學以居位曰士,闢士殖穀曰農,作巧成器曰工,通財鬻貨曰商。”
宋 葉適 《留耕堂記》:“四民百藝,朝營暮逐,各競其力,各私其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