嘆駭的意思

注音 ㄊㄢˋ ㄏㄞˋ

拼音 tàn hài

基本釋義

⒈  讚歎駭異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驚歎。

南唐 劉崇遠 《金華子雜編》捲上:“觀者嘆駭,服其權智。”
《新唐書·郭元振傳》:“﹝ 郭震 ﹞與 薛稷、趙彥昭 同為太學生,家嘗送資錢四十萬,會有縗服者叩門,自言五世未葬,願假以治喪。 元振 舉與之,無少吝,一不質名氏。 稷 等嘆駭。”
宋 葉適 《陳彥群墓銘》:“異日,州將薦 君高 等,讀其書,遒如素講,往往加以新意出人上,始大嘆駭。”
讚歎駭異。 唐 沉既濟 《任氏傳》:“眾君子聞 任氏 之事,共深嘆駭,因請 既濟 傳之,以誌異雲。”
《新唐書·郭震傳》:“十六,與 薛稷、趙彥昭 同為太學生,家嘗送資錢四十萬,會有縗服者叩門,自言‘五世未葬,願假以治喪’。 元振 舉與之,無少吝,一不質名氏。 稷 等嘆駭。”
宋 王安石 《與郭祥正太傅書》之一:“示及詩篇,壯麗俊偉,乃能至此,良以嘆駭也,輒留巾匭,永以為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