嘆詫的意思

注音 ㄊㄢˋ ㄔㄚˋ

拼音 tàn chà

基本釋義

⒈  嗟嘆詫異。

⒉  驚歎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嗟嘆詫異。

唐 陸龜蒙 《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》:“低頭增嘆詫,到口復嗢咽。沮洳漬琴書,莓苔染巾襪。”
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薊素秋》:“女知專為己來,觳觫萬狀,一時無可避匿,蝟伏床下,竟為盜所搜得,負女於背,其去若飛……群以盜之此來真咄咄怪事,方共嘆詫,而女之祖母已自 金閶 來,得耗,痛哭萬端。”

⒉  驚歎。

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王蓮舫》:“﹝ 荷嬌 ﹞探懷出一鏡畀女,晶瑩透澈,光鑑毫髮,面紋歷歷可數。曰:‘以此相天下士,當無遁形矣。姊其寶之。’女歸,為父母備述顛末,深為嘆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