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津的意思

注音 ㄨㄣˋ ㄐ一ㄣ

拼音 wèn jīn

詞性 動詞

基本釋義

⒈  打聽渡口,引申為探求途徑或嘗試。

使子路問津焉。——《論語·微子》
遂無問津者。——晉·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
無人問津。

make inquiries; have interest in;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問津「ㄨㄣˋ ㄐㄧㄣ」

津,渡口。問津本指詢問渡口的所在。後引申為探詢、嘗試或惠顧等。

造句乏人問津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問津「ㄨㄣˋ ㄐ一ㄣ」

⒈  津,渡口。問津指詢問渡口的所在。

《論語·微子》:「長沮、桀溺耦而耕,孔子過之,使子路問津焉。」

⒉  探詢、洽問。

晉·陶淵明〈桃花源記〉:「南陽劉子驥,高尚士也,聞之,欣然規往,未果,尋病終,後遂無問津者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三四回》:「果然漸漸的有人問津,後來聲名一天大似一天,買新書的都要到開通書店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詢問渡口。

《論語·微子》:“長沮、桀溺 耦而耕, 孔子 過之,使 子路 問津焉。”
宋 陸游 《郊行》詩:“桐君山 路無多遠,元自知津莫問津。”
清 曹寅 《渡潞河題壁》詩:“水流沙闊岸無塵,策馬東來此問津。”

⒉  尋訪或探求。

晉 陶潛 《桃花源記》:“南陽 劉子驥,高尚士也;聞之,欣然規往。未果,尋病終。後遂無問津者。”
南朝 樑 沉約 《桐柏山金庭館碑》:“尋師講道,結友問津。”
唐 方幹 《上越州楊巖中丞》詩:“試把十年辛苦志,問津求拜碧油幢。”

⒊  比喻探問價格或情況(多用於否定句)。

阿英 《津平日記選·一九四九年四月十五日》:“一般售價,至少高過 沉市 十倍,不敢問津。”
馮驥才 《雕花菸斗》:“他落魄了,被人遺忘了,無人問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