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質的意思

注音 ㄨˊ ㄓˋ

拼音 wú zhì

基本釋義

⒈  即月中之神吳剛。

⒉  三國魏人,以文名重於時。文帝為太子時,與之過從甚密。見《三國志》本傳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吳質「ㄨˊ ㄓˋ」

⒈  人名。(?~西元230)​字季重,三國魏濟陰(今山東省定陶縣)​人。才學通博,為五官將,文帝時官至震威將軍,督河北諸軍事,封列侯。與曹丕交誼獨厚,時有書札往還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即月中之神 吳剛。詳“吳剛”。

唐 李賀 《李憑箜篌引》:“吳質 不眠倚桂樹,露腳斜飛溼寒兔。”
姚文燮 注引 明 何孟春 《餘冬序錄》:“吳剛 字 質,謫月中砍桂。”
元 吳師道 《中秋次同院人韻》:“終宵倚樹憐 吳質,何處登樓覓 庾公。”
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錄四》:“倚樹思 吳質,吟詩憶 許棠。”

⒉  三國 魏 人,以文名重於時。 文帝 為太子時,與之過從甚密。見《三國志》本傳。

唐 許敬宗 《為司徒趙國公謝皇太子寄詩箋》:“無忌 幸從 神武,愧乏 王粲 之才;忝降斯文,益深 吳質 之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