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子的意思
注音 ㄨˊ ㄗˇ
拼音 wú zǐ
基本釋義
⒈ 對戰國衛人吳起的敬稱。
⒉ 南北朝時北人對南人的蔑稱。
吳子「ㄨˊ ㄗˇ」
⒈ 書名。戰國衛吳起著。一卷,或作三卷。為古兵書之一。分為說國、料敵、治兵、論將、變化、勵士六篇。
引證解釋
⒈ 對 戰國 衛 人 吳起 的敬稱。
引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吳子 曰:‘待公而食。’”
《南史·陳伯之傳》:“所以 廉公 之思 趙 將, 吳子 之泣 西河,人之情也。”
⒉ 南北朝 時北人對南人的蔑稱。參見“傖父”。
引《南史·檀道濟傳》:“魏 人聞之,皆曰:‘ 道濟 已死,吳子輩不足復憚。’”
▸ 吳子牛
▸ 吳道子
▸ 毽子
▸ 幌子
▸ 空當子
▸ 綠帽子
▸ 簍子
▸ 店子
▸ 刀子嘴
▸ 大帽子
▸ 妹子
▸ 磨子
▸ 筢子
▸ 三娘子
▸ 殤子
▸ 認死扣子
▸ 軟局子
▸ 砂殼子
▸ 弱子
▸ 三番子
▸ 少子
▸ 軟釘子
▸ 煞性子
▸ 認賊為子
▸ 日子
▸ 撒丫子
▸ 認賊作子
▸ 肉丸子
▸ 撒鴨子
▸ 任公子
▸ 傻子
▸ 軟癱子貨
▸ 肉包子打狗
▸ 篩子餵驢
▸ 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