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告的意思

注音 ㄩㄢˊ ㄍㄠˋ

拼音 yuán gào

詞性 名詞

基本釋義

⒈  訴訟中提出訴訟的一方。

plaintiff;

相反詞

被告


英文 complainant, plaintiff

德語 Kläger (S)​

法語 plaignant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原告「ㄩㄢˊ ㄍㄠˋ」

訴訟事件的起訴人。

造句因對方有誠意和解,原告決定撤回告訴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原告「ㄩㄢˊ ㄍㄠˋ」

⒈  訴訟事件之起訴者,稱為「原告」。相對於被告而言。

元·李行道《灰闌記·第二折》:「原告跪在這壁,被告跪在那壁去。」
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一〇》:「二生就討過筆硯,寫了息詞,同著原告、被告、中證一干人進府裡來。」

被告

引證解釋

⒈  向司法機關提出訴訟的一方。

元 高文秀 《黑旋風》第三折:“孔目雲:‘大人,我是原告。’ 白衙內 雲:‘我這衙門裡則枷原告。’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十八回:“白公 舉了紅筆,第一名先傳原告 賈幹。”
洪深 《這就是“美國的生活方式”》第三幕:“我準備以後代表原告,代表 麥克及爾 跟輪船公司進行訴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