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太保的意思
注音 ㄕˊ ㄙㄢ ㄊㄞˋ ㄅㄠˇ
拼音 shí sān tài bǎo
基本釋義
⒈ 相傳唐朝末年的李克用有義子十三人,都任太保官職。臺灣的一些頑劣的男學生結盟做壞事,自稱“十三太保”,一些女學生則自稱“十三太妹”
英the thirteen naughty children;
十三太保「ㄕˊ ㄙㄢ ㄊㄞˋ ㄅㄠˇ」
⒈ 相傳唐末李克用有義子十三人,皆被封為「太保」,故稱為「十三太保」。
引證解釋
⒈ 相傳 唐 末 李克用 義子十三人都封太保,因有“十三太保”之稱。亦僅指第十三太保。
引元 關漢卿 《哭存孝》頭折:“某本姓 安 名 敬思 ……有阿媽 李克用 見某有打虎之力,招安我做義兒家將,封我做十三太保飛虎將軍 李存孝。”
▸ 三太
▸ 三十三天
▸ 七十三八十四
▸ 蓋世太保
▸ 打十三
▸ 東宮三太
▸ 神行太保
▸ 十三省
▸ 十三樓
▸ 十三篇
▸ 十三間樓
▸ 十三陵
▸ 十三月
▸ 十三絃
▸ 十三行
▸ 十三科
▸ 十三家
▸ 太保
▸ 十三史
▸ 十三轍
▸ 十三點
▸ 十三調
▸ 太子太保
▸ 王太保家法
▸ 五十三參
▸ 玉版十三行
▸ 三保太監
▸ 三十
▸ 三百六十行
▸ 三百六十日
▸ 三島十洲
▸ 三十六苑
▸ 三十六行
▸ 三十有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