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里的意思

注音 ㄅㄟˇ ㄌ一ˇ

拼音 běi lǐ

基本釋義

⒈  古舞曲名。

⒉  稱委靡粗俗的曲樂。

⒊  唐長安平康里位於城北,亦稱北里。其地為妓院所在地。後因用以泛稱娼妓聚居之地。

⒋  北面的里巷。

德語 Freudenhaus (S, vulg)​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北里「ㄅㄟˇ ㄌ一ˇ」

⒈  泛指北邊的村裡。

唐·李賀〈箜篌引〉:「北里有賢兄,東鄰有小姑。」

⒉  唐代長安妓女集居在北門平康里內,後來就以北里為妓院的代稱。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·第三二回》:「輕性命天倫遭慘變,豁眼界北里試嬉遊。」

妓院 章臺

引證解釋

⒈  古舞曲名。

《史記·殷本紀》:“帝紂 ……好酒淫樂,嬖於婦人。愛 妲己,妲己 之言是從。於是使 師涓 作新淫聲,北里之舞,靡靡之樂。”

⒉  稱委靡粗俗的曲樂。

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亦將有才人妙妓,遺世越俗,揚北里之流聲,紹陽阿之妙曲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崇教》:“濮上北里,迭奏迭起。”
清 陳廷焯 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五:“未睹《鈞天》之美,則北里為工;不詠《關雎》之亂,則桑中為雋。”

⒊  唐 長安 平康里 位於城北,亦稱 北里。其地為妓院所在地。後因用以泛稱娼妓聚居之地。

唐 孫棨 《<北里志>序》:“諸妓居 平康里 ……比常聞 蜀 妓 薛濤 之才,必謂人過言,及覩 北里 二三子之徒,則 薛濤 遠有慚德矣。”
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張祐》:“同時 崔涯 亦工詩,與 祐 齊名,頗自行放樂,或乘興 北里。”
清 黃景仁 《都門秋思》詩之一:“新聲 北里 迴車遠,爽氣 西山 拄笏通。”

⒋  北面的里巷。

晉 左思 《詠史》詩之四:“南鄰擊鐘磬,北里吹笙竽。”
《陳書·廢帝紀》:“逆賊 華皎,極惡窮凶……其家口在北里尚方,宜從誅戮,用明國憲。”
唐 李賀 《箜篌引》:“北里有賢兄,東鄰有小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