勑葬的意思
注音 ㄌㄞˋ ㄗㄤˋ
拼音 lài zàng
基本釋義
⒈ 宋代大臣或貴戚死亡,皇帝遣內侍監護葬事,稱“勑葬”。
引證解釋
⒈ 宋 代大臣或貴戚死亡,皇帝遣內侍監護葬事,稱“勑葬”。
引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九:“貴臣有疾宣醫,及物故勑葬,本以為恩,然中使挾御醫至,凡藥必服,其家不敢問,蓋有為醫所誤者。勑葬則喪家所費,至傾竭貲貨,其地又未必善也。故都下諺曰:‘宣醫喪命,勑葬破家。’”
▸ 喪葬費
▸ 遷葬
▸ 譴勑
▸ 陪葬
▸ 鳥葬
▸ 墨勑
▸ 墓葬
▸ 靡葬
▸ 沒葬
▸ 明罰勑法
▸ 慢葬
▸ 落葬
▸ 倮葬
▸ 亂葬崗子
▸ 旅葬
▸ 留葬
▸ 埋葬
▸ 匡勑
▸ 斂葬
▸ 渴葬
▸ 躶葬
▸ 裸葬
▸ 客葬
▸ 口勑
▸ 卷席而葬
▸ 警勑
▸ 誡勑
▸ 謹勑
▸ 節葬
▸ 甲勑
▸ 假葬
▸ 齎勑
▸ 儉葬
▸ 火葬
▸ 會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