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笄的意思

注音 ㄘˋ ㄐ一

拼音 cì jī

基本釋義

⒈  戰國時趙襄子姊前為代王妻,襄子欲並代,約代王在句注之塞相會,暗令工人作長尾金斗,用以擊人。宴飲中廚人進斟羹,因反斗而擊殺代王及從官,遂興兵平代地。趙王姊聞之,泣而呼天,摩笄自刺。代人憐之,將所死地名為摩笄之山。事見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,又見《史記·趙世家》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戰國時 趙襄子 姊前為 代王 妻, 襄子 欲並 代,約 代王 在 句注 之塞相會,暗令工人作長尾金斗,用以擊人。宴飲中廚人進斟羹,因反斗而擊殺 代王 及從官,遂興兵平 代 地。 趙王 姊聞之,泣而呼天,摩笄自刺。 代 人憐之,將所死地名為 摩笄之山。事見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,又見《史記·趙世家》。 《呂氏春秋·長攻》:“襄子 謁於 代君 而請觴之……先令舞者置兵其羽中數百人,先具大金斗。按, 摩笄山 一名 磨笄山,亦名 為山,在 蔚州 飛狐縣 東北百五十里。見 唐 李泰 等《括地誌·蔚州·飛狐縣》。

代君 至,酒酣,反斗而擊之,一成,腦塗地,舞者操兵以鬭,盡殺其從者,因以 代君 之車迎其妻,其妻遙聞之狀,磨笄以自刺,故 趙氏 至今有刺笄之證與‘反斗’之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