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軍的意思

注音 ㄓˋ ㄐㄨㄣ

拼音 zhì jūn

基本釋義

⒈  編制軍隊。

⒉  明清時總督的別稱。又稱“制臺”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制軍「ㄓˋ ㄐㄨㄣ」

⒈  國家依定製編成的軍隊。

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「制軍詰禁,以糾邦國。」

⒉  職官名。明、清時總督的別稱。參見「總督」條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編制軍隊。

《周禮·夏官·司馬》:“凡制軍,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,王六軍,大國三軍,次國二軍,小國一軍。”

⒉  明 清 時總督的別稱。又稱“制臺”。

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·史料一·巡撫折藩司之焰》:“咸豐 八九年間, 昆明 何根雲 制軍總督 兩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