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意思

注音 ㄅㄧㄝˊ

拼音 bié

基本釋義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別「ㄅㄧㄝˊ」

1.分離、離開。

造句、永、久重逢

2.區分、分辨。

造句、鑑、識

3.差距、差異。

造句天壤之

4.另外。

造句人、稱、開生面

5.種類。

造句、國、派

6.不要。表勸阻或禁止的意思。

造句生氣!

7.扭轉。

造句過臉去!

8.用針或大頭針等將物品固定。

造句在胸襟上上一朵胸花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注音 ㄅㄧㄝˊ

拼音 bié


[動]
1.分離、離開。如:「告別」、「暫別」、「永別」、「臨別依依」、「久別重逢」。唐.李商隱〈無題〉詩:「相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。」

2.區分、分辨。如:「辨別」、「鑑別」、「識別證」、「分門別類」。《史記.卷一二六.滑稽傳.褚少孫補西門豹傳》:「三子之才能,誰最賢哉?辨治者當能別之。」

3.用別針或大頭針等固定物品。如:「別上一朵胸花。」、「把紀念章別在胸前。」

4.插著、卡住。如:「把門拴別上!」、「上衣口袋別著一隻鋼筆。」

5.折、轉。如:「別起腿來」、「別過臉去」。《清平山堂話本.花燈轎蓮女成佛記》:「小官只不肯說,別了面皮,朝裡壁睡了。」
[名]
1.類。如:「性別」、「國別」、「派別」、「職別」。

2.差距、分別。如:「天淵之別」。宋.王安石〈論陶冶人才〉:「蓋古者有賢不肖之分,而無流品之別。」

3.姓。如南北朝有別浦,宋代有別之杰。
[形]
1.另外的。如:「別人」、「別家」、「別稱」、「別處」。

2.特殊、與眾不同。如:「別格」。元.關漢卿《玉鏡臺》第二折:「小姐比昨日打扮的又別,真神仙中人也。」
[副]
1.另、外。如:「別具匠心」、「別開生面」、「別樹一幟」。五代十國南唐.李煜〈相見歡.無言獨上西樓〉詞:「翦不斷,理還亂,是離愁,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。」宋.司馬光〈與王介甫書〉:「徒欲別出新意,以自為功名耳。此其為害已甚矣。」

2.不要。表勸阻或禁止的意思。如:「別走!」、「別生氣!」、「別打岔!」、「別理她!」

3.莫非、莫不是。表揣測的意味,常與「是」連用。如:「別是我猜錯了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