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辟的意思
注音 ㄒ一ㄥˊ ㄆ一ˋ
拼音 xíng pì
基本釋義
⒈ 刑法;刑律。
刑辟「ㄒ一ㄥˊ ㄆ一ˋ」
⒈ 刑法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六年》:「昔先王議事以制,不為刑辟,懼民之有爭心也。」
《文選·潘岳·楊荊州誄》:「庶獄明慎,刑辟端詳。」
引證解釋
⒈ 刑法;刑律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六年》:“昔先王議事以制,不為刑辟,懼民之有爭心也。”
楊伯峻 注:“刑辟即刑律。”
《舊唐書·楊嗣復傳》:“天后 重行刑辟,輕用官爵,皆自圖之計耳。”
《明史·沉鯉傳》:“鯉(沉鯉 )劾 國祥(張國祥 ),詆誣導諛,請正刑辟。”
郭沫若 《十批判書·莊子的批判》:“已經是由奴隸制蛻化出來了,但滿地都是刑辟陷阱,只求免死而已。”
▸ 肉刑
▸ 秋刑
▸ 施刑
▸ 輕刑
▸ 黥刑
▸ 欽刑
▸ 峭刑
▸ 遷刑
▸ 評刑
▸ 平刑
▸ 撲作教刑
▸ 能刑
▸ 明刑
▸ 明刑弼教
▸ 明正典刑
▸ 明刑不戮
▸ 免刑
▸ 墨刑
▸ 虐刑
▸ 判刑
▸ 內刑
▸ 論刑
▸ 呂刑
▸ 六通四辟
▸ 量刑
▸ 流刑
▸ 臨刑
▸ 蒞刑
▸ 隆刑
▸ 隆刑峻法
▸ 連刑
▸ 理刑
▸ 禮刑
▸ 濫刑
▸ 麗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