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餗的意思
注音 ㄍㄨㄥ ㄙㄨˋ
拼音 gōng sù
基本釋義
⒈ 鼎中的食物,君主、貴族所享用的盛饌。
引證解釋
⒈ 鼎中的食物,君主、貴族所享用的盛饌。
引《易·鼎》:“鼎折足,覆公餗。其形渥,凶。”
孔穎達 疏:“鼎折足,覆公餗者:餗,糝也。八珍之饍,鼎之實也……施之於人,知小而謀大,力薄而任重,如此必受其至辱。”
漢 張衡 《司徒呂公誄》:“黃耳金鉉,公餗以盈。”
宋 錢易 《南部新書》乙:“長安 四月以後,自堂廚至百司廚,通謂之櫻筍廚,公餗之盛,常日不同。”
▸ 公假
▸ 公地
▸ 山公倒載
▸ 山公啟
▸ 山公酩酊
▸ 軟公鞋
▸ 任公子
▸ 戎公
▸ 壬公
▸ 人民公社化運動
▸ 任公
▸ 仁公
▸ 山公醉
▸ 髯公
▸ 山公啟事
▸ 山公
▸ 容成公
▸ 群公
▸ 曲子相公
▸ 區公所
▸ 人民公社
▸ 榮公
▸ 虯髯公
▸ 清公
▸ 人公里
▸ 人公
▸ 飪餗
▸ 喬公案
▸ 青藏公路
▸ 喬家公
▸ 喬公道
▸ 橋公鉞
▸ 清客相公
▸ 氣不公
▸ 秦公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