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臣的意思

注音 ㄒ一ㄢ ㄔㄣˊ

拼音 xiān chén

基本釋義

⒈  古代臣於君前稱自己已死的祖先、父親為“先臣”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先臣「ㄒ一ㄢ ㄔㄣˊ」

⒈  古代臣子對君主稱自己的亡父為「先臣」。

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「君之先臣容焉,臣不足以嗣之於臣,侈矣。」
《文選·班固·兩都賦序》:「然先臣之舊式,國家之遺美,不可闕也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古代臣於君前稱自己已死的祖先、父親為“先臣”。 純仁 為 范仲淹 子。

《左傳·文公十五年》:“宋 華耦 來盟……公與之宴,辭曰:‘君之先臣 督,得罪於 宋殤公,名在諸侯之策,臣承其祀,其敢辱君?’”
杜預 注:“耦,華督 曾孫也。”
晉 陸機 《謝平原內史表》:“世無先臣宣力之効,才非丘園耿介之秀。”
金 王若虛 《新唐書辨上》:“古者人臣稱其亡父於君則有先臣之辭。”
《續資治通鑑·宋神宗熙寧二年》:“純仁 言:‘……﹝ 富弼 ﹞與先臣素厚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