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知的意思

注音 ㄒ一ㄢ ㄓ

拼音 xiān zhī

詞性 名詞

基本釋義

⒈  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;亦指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的人;宗教中指受神啟示而傳達神的意旨或預言未來的人。

prescience; person of foresight;


英文 prophet

德語 Prophet (S)​

法語 prophète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先知「ㄒㄧㄢ ㄓ」

1.預先知道。

造句他未卜先知的本領,真是令人佩服。

2.知覺智慧比一般人高的人。

造句他在哲學方面極具洞見,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先知

3.預言家。常指宗教上能傳達神意、預知未來以警覺世人的人。

造句有人假冒先知,胡亂騙人,實在可恥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先知「ㄒ一ㄢ ㄓ」

⒈  預先知道。

《史記·卷一二八·褚少孫補龜策傳》:「聖能先知亟見,而不能令衛平無言。」
樑·王筠〈和孔中丞雪裡梅花〉詩:「水泉猶未動,庭樹已先知。」

⒉  知覺智慧比一般人高的人。

《孟子·萬章下》:「天之生斯民也,使先知覺後知,使先覺覺後覺。」

⒊  預言家。常指宗教上能傳佈神意以警覺世人的人。

預言家

引證解釋

⒈  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。

《孫子·用間》:“故明君賢將,所以動而勝人,成功出於眾者,先知也。”
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“聖能先知亟見,而不能令 衛平 無言。”
《北齊書·蔡儁傳》:“﹝ 儁 ﹞與 遼西 段長、太原 龐蒼鷹 俱有先知之鑑。”
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朱文正》:“時 鮑雙五 病劇,餘向公惋惜,公岸然曰:‘彼祿命方長,安得驟死?’若實有先知者。”

⒉  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的人。

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天之生斯民也,使先知覺後知,使先覺覺後覺。”
《文選·郭璞<江賦>》“納隱淪之列真,挺異人乎精魄” 李善 注引 漢 桓譚 《新論》:“天下神人五:一曰神仙,二曰隱淪,三曰使鬼物,四曰先知,五曰鑄凝。”

⒊  宗教中指受神啟示而傳達神的意旨或預言未來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