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是的意思

注音 ㄒ一ㄢ ㄕˋ

拼音 xiān shì

基本釋義

⒈  在此以前。多用於追述往事之詞。

先是庭中通南北為。——明·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先是貝勒統軍。——清·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
formerly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先是「ㄒ一ㄢ ㄕˋ」

⒈  在此之前。追溯前事時常用的發語詞。

《漢書·卷二七·五行志上》:「董仲舒以為先是四國共伐魯,大破之於龍門。」
《文選·任昉·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「先是震於外寢,匠者以為不祥,將加治葺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在此以前。多用於追述往事之詞。

《史記·平準書》:“初,先是往十餘歲, 河 決 觀,樑 楚 之地固已數困。”
唐 元稹 《招討鎮州制》:“如有能斬凶渠者,先是六品已下官宜與三品正員官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內閣三·李溫陵相》:“惟 李 即赴閣辦事。先是推舉時,言路攻 李 者,矢如蝟毛。”
鄒魯 《貴州光復》:“先是 貴州 政界有憲政預備會者,以君主立憲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