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家的意思

注音 ㄔㄨㄢˊ ㄐ一ㄚ

拼音 chuán jiā

基本釋義

⒈  傳家事於子孫。

⒉  傳給子孫或子孫世代相傳。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傳家「ㄔㄨㄢˊ ㄐㄧㄚ」

家中世代相傳。

造句父親告誡我們,祖先世代以誠信傳家,希望大家都能奉行不悖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傳家「ㄔㄨㄢˊ ㄐ一ㄚ」

⒈  將家事傳給子孫,即不再主持家務,讓下一代當家做主。

《後漢書·卷三五·鄭玄傳》:「入此歲來,已七十矣。宿素衰落,仍有失誤,按之禮典,便合傳家。」

⒉  家中世代相傳。

《三國演義·第二八回》:「老夫耕讀傳家,止生此子,不務本業,惟以遊獵為事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傳家事於子孫。

《後漢書·鄭玄傳》:“入此歲來,已七十矣。宿素衰落,仍有失誤,案之禮典,便合傳家。”
李賢 注:“傳家謂家事任子孫也。 《曲禮》曰:‘七十老而傳。’”

⒉  傳給子孫或子孫世代相傳。

宋 蘇軾 《再和許朝奉》詩:“傳家有衣缽,斷獄盡《春秋》。”
清 吳偉業 《贈張以韜來鶴》詩:“草聖傳家久著聞,鬥看孤鶴下層雲。”
老舍 《茶館》第一幕:“東西真地道,傳家的玩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