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行的意思

注音 ㄒ一ㄣˋ ㄒ一ㄥˊ

拼音 xìn xíng

基本釋義

⒈  誠實守信的品行。

⒉  謂誠實守信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信行「ㄒ一ㄣˋ ㄒ一ㄥˊ」

⒈  誠實、有信用。

《三國演義·第六五回》:「此人素無信行,不肯罷兵,其意必反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五四回》:「陳四爺,你還要信行些才好,怎叫我們只管跑!」

⒉  隋代高僧。(西元540~590)​俗姓王,魏郡(今河南省安陽)​人。為三階教的創立者 ,提倡三階佛法,勸人對佛教不要分別大小乘都應敬信。勵志苦行,並效法華經常不 輕菩薩,路上遇人不分男女,悉作禮拜。建立無盡藏院,廣行佈施,從事社會福利工 作。不到幾年,便形成三階教派。著有《三階位別錄集》四卷,《對根起行雜錄集》三十六卷 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誠實守信的品行。

《後漢書·儒林傳·高詡》:“詡 以父任為郎中,世傳《魯詩》。以信行清操知名。”
元 尚仲賢 《柳毅傳書》第四折:“昨日呵,虧你那有信行的先生,今日呵,穩做了無反覆的新郎。”

⒉  謂誠實守信。
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愛奴》:“叟曰:‘信行君子也。然去新歲尚遠,敬以黃金一兩為贄,暫留教之,明歲另議何如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