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臣的意思

注音 ㄒ一ㄣˋ ㄔㄣˊ

拼音 xìn chén

基本釋義

⒈  忠誠可靠之臣。

⒉  使臣,使者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信臣「ㄒ一ㄣˋ ㄔㄣˊ」

⒈  為國君所信任的臣子。

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「寡君有信臣,下臣獲考,死又何求?」
《文選·賈誼·過秦論》:「良將勁弩,守要害之處,信臣精卒,陳利兵而誰何?」

⒉  使臣。

《韓非子·十過》:「王其趣發信臣,多其車、重其幣。」
《史記·卷四五·韓世家》:「命戰車滿道路,發信臣,多其車、重其幣,使信王之救己也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忠誠可靠之臣。

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寡君有信臣,下臣獲考死,又何求?”
唐 柳宗元 《與顧十郎書》:“賴 中山 劉禹錫 等,遑遑惕憂,無日不在信臣之門,以務白大德。”
明 陳子龍 《通敵實出權宜疏》:“如 唐 人用 回紇 之師,事誠有之,然必中國有信臣精卒,如 李、郭 之將, 朔方、隴右 之兵,而後可。”

⒉  使臣,使者。

《韓非子·十過》:“王其趣發信臣,多其車,重其幣。”
清 梅曾亮 《送周石生序》:“天子為之發信臣,封密詔,官馳吏奔,往返萬餘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