瓓珊的意思

注音 ㄌㄢˋ ㄕㄢ

拼音 làn shān

基本釋義

⒈  消歇,消沉。

⒉  猶闌干。縱橫貌。

⒊  玉佩聲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消歇,消沉。

五代 王周 《春答》詩:“花枝千萬趁春開,三月瓓珊即自回。”
元 曾瑞 《喜春來·閨怨》曲:“當時歡喜言盟誓,今日瓓珊説是非。”
清 袁于令 《西樓記·疑迷》:“意瓓珊,幾度荒茶飯,坐起惟長嘆。”

⒉  猶闌干。縱橫貌。

元 庾天錫 《蟾宮曲》曲:“滕王 高閣江干,佩玉鳴鸞,歌舞瓓珊。”
元 楊載 《奉題伯父雙峰樵隱》詩:“緑林遺我恨,回首淚瓓珊。”

⒊  玉佩聲。

宋 趙長卿 《眼兒媚》詞:“佳人環珮玉瓓珊,作惡探花還。”
元 方回 《弔鶴賦》:“烏帽瀟灑,玉佩瓓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