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長歌行》和《浣溪沙》反差比較閱讀
《長歌行》和《浣溪沙》反差比較閱讀
《浣溪沙.山下蘭芽短浸溪》是蘇軾的作品。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《長歌行》和《浣溪沙》反差比較閱讀。希望能夠幫到大家。
《長歌行》和《浣溪沙》反差比較閱讀
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附錄的漢樂府《長歌行》和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《浣溪沙》,其表達的思想內容不同,作者寫作背景不同,描寫景物不同,詩歌的體裁形式也不同,可進行反差閱讀。
一、思想觀點的反差比較
漢樂府《長歌行》為:
青青園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
陽春佈德澤,萬物生光輝。
常恐秋節至,焜黃華葉衰。
百川東到海,何時復西歸?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
這首詩主要的思想觀點為: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意為青少年時應珍惜時間,否則等到老了,則時間就像向東流去的百川河水一樣,永遠向東到海,不能向西返回,其“悲傷”也於事無補。
而蘇軾的詞《浣溪沙》為:
山下蘭芽短浸溪,
松間沙路淨無泥,
蕭蕭暮雨子規啼。
誰道人生無再少?
門前流水尚能西,
休將白髮唱黃雞。
這首詞的思想觀點為:人生到了老年還可以像少年一樣充滿活力,就像門前的流水,不一定向東流一樣,它也可以向西返回,並不是“老大徒傷悲”。
二、寫作背景的反差比較
《漢樂府・長歌行》是宋朝郭茂倩編的《漢樂府詩集・相和歌辭》中的一首,其作者不詳。從《漢樂府》可知是漢朝的詩作。漢朝,有許多仁人志士,在青少年時代,就樹立大志,爭取透過奮發,使以後“有為”。詩歌的作者要表達的正是這種人的心志,也就是青年人的心志。這句“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”的千古名句,可以傳世成為“絕唱”,正是因為他道出了人間哲理:人的一生,最寶貴的時間是青少年時代,它不可能永葆,必須珍惜,在此時認真學習訓練,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。否則日後會“傷悲”。
蘇軾寫《浣溪沙》年紀稍大(大約40歲),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請外任時寫的。此時,蘇軾雖然已到中老年時期,但他認為,人老志不應老,精神不應老,並不是“日落西山”,而是“夕陽紅豔”,還可以“大器晚成”。人的年齡、精力像寺廟門前的溪水那樣可以向西流,而不是“一江春水向東流”。也就是可以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”(曹操語)。
由上面分析可知,由於寫作時的境況不同,則出現思想觀點不同。總之,站在青少年的角度,《長歌行》的思想具有鼓勵青年認真學習之用;站在中老年角度,《浣溪沙》具有反頹唐作用。兩首詩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露,對人的奮發,都有激勵作用。
三、寫作景物不同的比較
《長歌行》和《浣溪沙》都是託物言志的佳作,兩首詩歌都寫了“物”。但由於表達思想觀點不同,兩作者選取的“物”不同。
《長歌行》選取的物是“園中葵”和“百川”,作者從“葵”吸著甘露等待陽光照耀,春天的陽光讓其欣欣向榮,卻害怕秋季到來花葉枯黃的心態(這是擬人手法),引出與其類似的“百川”之景。“百川”流向大海之後,不能返回,它必然充滿遺憾心理。接著作者言明自己感悟的哲理: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這種由物到人,由物到“理”的寫法堪稱上乘。因為避免了空洞的說教之陋,顯示出文學的“形”“理”合一之美,語言委婉之美。
《浣溪沙》選取的物是“溪水”、“水中的蘭芽”、“沙路”、“暮雨”等。“山下蘭芽短浸溪”意為蘭芽雖浸在溪裡不能伸出水面,但畢竟它充滿生機,終有一日將“出頭”。暗喻作者當時自請外任,“以屈求伸”的境況。
“沙路”和“沙門”都帶有“佛門”的意思,暗喻作者現在雖像那些不能問政事的佛家子弟,但自己在暮色中,卻聽到了宣佈夏天到來的“布穀鳥”聲音。其中的.“暮”和正文的“白髮”都寓意作者已到中老年,“子規啼”喻指作者對仕途還充滿信心。
在寫完這些景物後,作者用設問句“誰道人生無再少?”過渡,很自然地道出了他感悟的哲理:溪水尚可向西流,那麼我的中老年更不能“唱黃雞”(悲嘆時光流逝),應該還有更大的作為。
四、兩首詩歌的體裁形式比較
古代詩歌都是“歌”,即都是用來歌唱或用來吟誦的文學作品,它包括詩、詞、曲。
《長歌行》是古詩,因而它的形式必須是每句字數相等,而且必須講究偶句押韻,其中押韻的字(韻腳)為“焜”、”暉”、“衰”、“歸”、“悲”。
大多數古詩都講究“聯”的形式,即兩句為一聯,《長歌行》也是如此。
因而《長歌行》具有句式整齊美,又有平仄讀音的交替美。
《浣溪沙》是詞。詞又稱為長短句。本詞雖每句字數相等,但它是三句構成一小層次,相當於詩的一聯。此詞前三句寫景,後三句議論抒情,前後兩層構成一個整體。
“浣溪沙”是詞牌,它要求除第四句外,必須每句有押韻的字(韻腳)。本詞押韻的字為“溪”、“泥”、“啼”、“西”、“雞”。
《浣溪沙》因韻腳較多,則有“珠聯璧合”之美。
總之,兩首詩歌由於作者所處的境況不同,所感悟的道理也不同,作者借用的景物不同,詩與詞的形式也不同。但都呈現出詩歌“言情”、“言理”之委婉美,都能激勵人奮發向上,這可能是其傳世不衰的原因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