韌帶損傷

[拼音]:gongji shitiao

[英文]:ataxia

身體協調運動的障礙。正常的主動運動必須要主動肌、拮抗肌、協同肌和固定肌在方向、速度、幅度、力的大小、主次配合等方面完全協調一致才能準確地完成。即當主動肌收縮時,必須有拮抗肌的鬆弛、固定肌的穩定支援和協同肌的配合收縮。這種肌肉間的巧妙配合稱為協同運動或共濟運動。共濟運動的完成有賴小腦、前庭系統、深感覺通路和錐體外系統的功能正常。以上任何結構的損害所致的協同運動障礙均稱共濟失調。表現為運動缺乏正確性。但不包括輕癱、肌張力異常、不自主運動所致的運動不協調。臨床上根據損害的部位區分為小腦性、前庭性、感覺性和大腦性共濟失調四類。有些病例的共濟失調是混合性的,如腦幹病變時,本體感覺傳導中斷,致感覺性共濟失調,小腦腳受損,致小腦性共濟失調,前庭神經核及其纖維受損,致前庭性共濟失調。

小腦性共濟失調

小腦是協調運動的中樞,對精巧運動的完成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。每當大腦皮質發生一次隨意運動時,小腦也接著發出衝動抑制對抗肌興奮所引起的相反運動,以及消除與惰性有關的運動,來保證完成準確的運動。小腦損害時失卻了這種十分重要的協調作用,遂出現共濟運動失調。若有共濟失調而又無感覺缺失及前庭功能障礙則應考慮為小腦病變。小腦性共濟失調分蚓部型及小腦半球型。小腦從種系發生上可分三個部分:古小腦、舊小腦及新小腦。古小腦(絨球小結葉,包括半球上的絨球和蚓部的小結)與脊髓和前庭器官有聯絡,以維持頭和軀體的平衡,故小腦蚓部損害時出現軀幹性共濟失調,或姿勢性共濟失調,而四肢共濟失調肌張力減低、震顫等症狀不明顯。臨床表現似前庭損害,可見站立不穩,前傾後倒,左右搖晃,轉身時尤為明顯。行走時雙臂不能自動擺動。抬步很急,步幅小又不規則,兩上肢離開軀幹以保持平衡,邁步小心謹慎,兩腳叉開,步態蹣跚,不能走直線,而且忽左忽右地曲線前進,猶如酒醉狀,嚴重者甚至不能步行。坐位時軀幹也搖曳不穩,雙腿分開,頭頸和軀幹有姿勢性震顫,言語障礙亦重。仰臥起坐時,因失去臀肌收縮以固定骨盆和下肢的作用,所以軀幹和下肢同時屈曲,不能坐起。坐下時,健康人是髖、膝關節同時屈曲,而患者是先屈髖,後屈膝,再坐下。閉目時下肢肌肉發生不規則、間斷性的收縮,龍貝格氏徵(並足站立時閉目則身體搖晃不穩)陰性。這種情況見於蚓部腫瘤(髓母細胞瘤、星形細胞瘤、室管膜瘤或肺癌、乳腺癌、子宮頸癌轉移)、酒精中毒、晚發性小腦萎縮。

新小腦(除蚓垂及蚓錐體外的小腦半球)與大腦皮質相關聯,是錐體外系的一個組成部分。主要支配四肢,協調伸屈肌的隨意運動。受損害時主要表現四肢共濟失調,而軀幹平衡障礙不明顯。一般上肢症狀比下肢重,遠端比近端重,進行精細動作時比粗大動作時明顯。表現為取杯飲水、穿衣釦鈕、繪畫寫字等都衝撞不穩和動作過度。這種共濟失調在運動時明顯,故又稱運動性共濟失調或四肢協調性共濟失調。此時因對運動的距離、速度和力量估量不足、發生病側肢體辨距不良、動幅過度,動作衝撞不穩。作指鼻動作(令患者用食指尖先觸檢查者食指尖,再觸自己的鼻尖,反覆進行)則常不能準確指對,往往動作過度或偏斜。由於主動肌和拮抗肌互動作用的障礙,肌肉的收縮和鬆弛不及時,輪替動作(如令患者兩上肢前伸,連續作旋前旋後運動)緩慢不靈活。由於關節固定不穩和肌張力過低,出現不規則的肌肉收縮,顯示意向性震顫(動作時出現,靜止時消失)。手部細小肌群間協同失調,出現書寫障礙,字跡筆劃不勻,字愈寫愈大(大寫症)。因眼球運動肌間共濟失調,出現粗大的眼球震顫(多為水平性,亦可為旋轉性)。由於脣、舌、喉肌的協調不能,說話斷續滯澀,含糊不清。因為視覺不能代償共濟失調,兩足併攏站立,兩手水平前伸時,無論睜眼閉眼均站立不穩。跟膝脛試驗(一側足跟置於對側膝部,沿脛骨前緣下滑)睜眼閉眼均不穩。這種情況見於腫瘤、結核瘤、膿腫、血栓形成等。

小腦性共濟失調時肌張力減低,肌腱反射減退或消失。與小腦有關的傳導束及小腦腳受損的症狀似小腦病變。小腦變性及萎縮則病變累及全小腦,表現為靜止性及運動性共濟失調。如馬里氏遺傳性共濟失調、雷夫敘姆氏病。

前庭性共濟失調

前庭系統與小腦有密切的聯絡,在維持軀體平衡和調節姿勢反射上起重要作用。前庭系統損害時也出現共濟失調,但症狀能借助視覺減輕。前庭性共濟失調以平衡障礙為主,特點是運動和靜止時均不能保持穩定。站立時雖兩足分開,亦常向病側傾倒,龍貝格氏徵陽性(緩慢地傾向病側)。步行時身體向病側偏斜,沿直線行走時尤為明顯,但睜目行走時能有意識地糾正,令被試者矇眼向前行10步,再後退10步,如此反覆4~5次。正常人的最後立定點與原出發點相距不遠,而一側迷路損害者前進時偏向患側,後退時偏向健側,最後立定點離出發點極遠,其行跡呈星狀。四肢共濟運動多為正常也常伴有眩暈和眼球震顫,有前庭功能試驗異常,如內耳變溫試驗及旋轉試驗反應減退或消失。

感覺性共濟失調

因深感覺障礙引起。深感覺即本體感覺,包括肌、腱、關節的位置覺、運動覺和振動覺,經脊神經後根、脊髓後索(薄束、楔束)、腦幹(內側丘系)到丘腦,又經丘腦皮質束而傳入大腦頂葉皮質,行程很長,途中任何部位的障礙都能引起共濟失調。能引起感覺性共濟失調的疾病有脊髓癆(見神經梅毒)、亞急性聯合變性、弗裡德賴希氏共濟失調、脊髓腫瘤、多發性神經炎、梅尼埃爾氏病,以及腦幹、丘腦、頂葉病變。深感覺障礙時運動的反饋機理受損,並喪失重要的反射衝動,患者不能辨別肢體的位置和運動方向,無法準確執行自立運動,故產生共濟失調。脊髓後索損害所致的共濟失調最為明顯:因脊髓胸段常受損害,故下肢症狀嚴重。患者站立不穩。走路動作笨拙。跨步闊大,舉足過高,邁步不知遠近,足跟用力著地,每行一步均身體搖晃。步行時兩眼注視足部以保持平衡。四肢的共濟失調及軀體的平衡障礙可通過視覺的幫助而減輕,故閉眼行走及在黑暗處行走時症狀更為明顯。洗臉時身體不能保持平衡,易向臉盆方向傾倒(洗臉盆徵陽性)。檢查可見深感覺減退或消失。振動覺減退往往早於關節位置覺減退,而且更為顯著。指鼻試驗(閉目,上臂外展,然後用手指指自己的鼻尖)時上肢抖動或指鼻不準,偏向患側,做跟膝脛試驗則閉目時動作不穩。龍貝格氏徵陽性(閉目時站立不穩,身體很快地向各方向傾斜搖擺)。周圍神經病變,所致感覺性共濟失調,主要表現在四肢。尚有周圍神經損害症狀,如淺感覺缺失、肌張力減退,肌腱反射減退或消失等。

大腦性共濟失調

大腦額、顳、枕葉皮質通過額橋束和顳枕橋束與小腦半球聯絡。額、顳、枕葉皮質或皮質與小腦間的傳導通路損害時可出現共濟失調,根據損害的部位分別稱為額葉性、顳葉性共濟失調等。額葉性共濟失調時除病灶對側體位性平衡障礙、步態不穩、向右或向一側傾倒外,尚伴有肌腱反射亢進,肌張力增高,病理反射陽性和其他額葉症狀。顳葉性共濟失調時可表現一過性平衡障礙。頂葉性共濟失調時對側有不等程度的共濟失調,閉眼時症狀明顯,而深感覺障礙多不嚴重或呈一過性,兩側旁中央小葉損害時可出現雙下肢的感覺性共濟失調,伴有腦症狀,可藉此與脊髓性感覺性共濟失調相鑑別,一般大腦性共濟失調不及小腦共濟失調嚴重,且較少伴發眼球震顫。若大腦病變引起癱瘓,則因無隨意運動故無所謂共濟失調。若有輕癱,則隨意運動亦困難,共濟運動會受影響,故此時的共濟失調亦無臨床意義。

共濟失調的鑑別診斷

共濟失調應與下列情況鑑別。

(1)不完全癱瘓。有步行及隨意運動障礙,甚似共濟失調,但原因是肌無力。

(2)肌張力增高,亦影響運動的完成。見於錐體系或錐體外系疾病。

(3)不自主運動,如舞蹈病、手足徐動等,可誤以為共濟失調,但往往伴其他異常。

(4)站立步行不能,多為癔病性,鑑別不難。

(5)眼部病變引起的假性共濟失調。眼肌麻痺時將物件物認錯,隨意運動出現偏斜。遮閉患眼則此現象消失。

參考文章

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對小兒智力有影響嗎 ?孕育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