腫瘤的外科治療
[拼音]:jiemoyan
[英文]:conjunctivitis
因感染、過敏、外傷引起的眼結膜充血、滲出、乳頭肥大和濾泡形成等改變。是常見的眼病。其原因可歸納為:
(1)外源性,由於結膜大部分暴露於外界,很容易受到各種微生物、風塵、理化毒物等的刺激而產生炎症。
(2)內源性,結膜富有血管、淋巴管。致病菌通過血行或淋巴使結膜感染,或對全身他處感染物發生過敏反應;炎症可由鄰近組織直接蔓延而來,如眼瞼、淚囊、角膜、眼眶等炎症可蔓延至結膜。患者的體質、屈光不正等也可影響結膜炎症的發生、發展。結膜炎據其發病特點分為急性、亞急性和慢性。根據病因又分為細菌性、病毒性、衣原體性、黴菌性、變態反應性等。其共同的臨床表現為突發結膜充血、燒灼感、癢、分泌物多,有時伴有頭痛,但視力不受影響。檢查可發現眼瞼紅腫、瞼結膜充血、乳頭濾泡增生、球結膜周邊性充血,尤以穹窿部充血更著,有時水腫和結膜下出血,結膜囊內有粘液性、膿性粘液或膜性分泌物。角膜透明。結膜炎的診斷並不困難,但要確定病源需結合分泌物的塗片或刮片行細菌和細胞學檢查,必要時做結膜囊細菌培養。細菌性結膜炎多表現為大量分泌物,塗片檢查可發現嗜中性白細胞增多並可找到細菌。多數病毒性結膜炎患者於發病前有感冒史,發病時有眼痛,分泌物少,檢查可見結膜下出血。過敏性結膜炎表現為奇癢,且病程長,塗片可見較多嗜酸性白細胞。常見者有春季卡他性結膜炎、泡性結膜炎,多發於兒童。膿性結膜炎即淋菌性結膜炎,表現凶猛,特點為高度眼瞼水腫,大量膿性分泌物,短期內發生角膜穿孔。其分泌物中含淋病雙球菌,對青黴素敏感。新生兒的淋菌性結膜炎又稱新生兒膿漏眼,因娩出時眼部沾染產道分泌物所致,新生兒出生後用1%硝酸銀滴眼可以預防。結膜炎的治療應針對病因區域性用藥,切記不可遮蓋患眼。急性結膜炎多具有傳染性,且是接觸性傳染,極易形成流行。故除治療外,須注意預防,一經發現,患者不要去公共場所,其用的毛巾、手絹等須消毒。醫務人員要注意檢查患者後洗手或用酒精棉球擦手,以防交叉感染。
慢性結膜炎症狀和體徵均較輕,可由急性結膜炎遷延而來,也可是毒性弱的致病菌如莫拉-阿克森費爾德二氏桿菌感染所致。其自覺症狀多為異物感、輕癢,睡眠不好或疲勞時可加重。檢查可見雙外眥部有白色分泌物,雙瞼結膜輕度充血,伴少量乳頭增生。球結膜無充血。治療可區域性滴抗生素或硫酸鋅液。此外屈光不正、營養不良或長期受有害氣體刺激也可使結膜充血,發生不適感,應加強營養,注意環境衛生,矯正屈光不正,促進其自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