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江南子
藥材名稱:橉木
名稱出處: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
概況
基源:為薔薇科稠李屬植物橉木的乾燥成熟種子。
原植物:橉木Padus buergenana(Miq.)Yu et Ku(Prunus buergeriana Miquel),又名華東稠李(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)。
形態:落葉喬木,高6~12m;老枝黑褐色,小枝紅褐色或灰褐色。葉片橢圓形,長4~10cm,寬2.5~5cm,先端尾尖,基部圓形,寬楔形,邊緣有貼生銳鋸齒;葉柄長1~1.5cm,有時在葉片莖部邊緣兩側各有1個腺體。總狀花序,通常具花20~30朵,長6~9cm;花直徑5~7mm;萼筒鍾狀,與萼片近等長;萼片三角狀卵形,長寬幾相等,邊緣有不規則細鋸齒,萼齒幼時帶腺體,萼筒內面有稀疏短柔毛;花瓣白色,寬倒卵形,先端齧蝕狀,基部楔形,有短爪,著生在萼筒邊緣;雄蕊10,花絲比花瓣長1/3~1/2,著生在花盤邊緣,花盤圓盤形,紫紅色。核果近球形或卵球形,直徑約5mm,黑褐色,無毛;果梗無毛,萼片宿存。花期4~5月,果期5~10月。
生境與分佈:生於海拔1000~2800m高山密林中,山坡陽處疏林中、山谷斜坡或路旁空曠地。分佈於中國甘肅、陝西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廣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。日本和朝鮮也有。
藥性
性味:辛、苦、甘,平。
功能 潤腸,逐水。
主治: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:“腸燥便祕,水腫腹滿,小便不利。”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3~9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