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梢蛇
藥材名稱:羅浮槭
名稱出處:《廣西植物名錄》
概況
異名:蝴蝶果(《全國中草藥彙編》)。
基源:為槭樹科槭屬植物羅浮槭的果實。槭屬全世界約200種;中國有140種以上,其中供藥用的有23種。
原植物:羅浮槭Acer fabri Hance(Acer oblongum var.concolor Pax.;A.fargesii apud Rehd.),又名紅翅槭(《靜生生物調查所彙報》),蝴蝶花、紅蝴蝶(廣西)。
形態:常綠小喬木,高可達10m。樹皮灰褐色或灰黑色。單葉對生,葉柄細瘦,長1~1.5cm;葉片革質,披針形、長圓披針形或長圓倒披針形,長7~11cm,寬2~3cm,全緣,基部楔形或鈍,先端銳尖或短銳尖,上面深綠色,下面淡綠色,脈腋稀被叢毛;主脈在上面顯著,在下面凸起,側脈4~5對,在下面顯著。花雜性,常成傘房花序;萼片5,紫色,被微柔毛,長圓形,長約3mm;花瓣5,白色,倒卵形,略短於萼片;雄蕊8,長約5mm;子房無毛,花柱短,柱頭平展。翅果嫩時紫色,成熟時黃褐色或淡褐色;小堅果凸起,直徑約5mm;翅與小堅果共長3~3.4cm,寬8~10mm,張開成鈍角;果梗長1~1.5cm,細瘦,無毛。花期3~4月,果期9月。(圖見《中國植物誌》.第46卷.圖版67,2)
生境與分佈:生於海拔500~1800m的疏林中。分佈於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等地。
藥性
性味:微苦、澀,涼。
功效:清熱解毒,利咽開音。
主治:咽喉炎,扁桃體炎,聲音嘶啞,肝炎,肺結核,胸膜炎。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15~24g。
臨床應用
單方應用:《全國中草藥彙編》:“治聲音嘶啞,咽喉炎,扁桃體炎:羅浮槭果實15~18g,水煎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