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棘豆

藥材名稱:水珍珠菜

名稱出處:《福建藥物志》

概況

異名:毛射草(福建、廣東)。

基源:為脣形科刺蕊草屬植物水珍珠菜的全草。

原植物:水珍珠菜Pogostemon auricularius(L.)Hassk.(Dysophylla auricularia(L.)Blume,又名老鼠癀(福建),牛觸臭(海南)。

形態:一年生草本。莖高0.4~2m,基部平臥,節上生根,密被黃色平展長硬毛。葉長圓形,長2.5~7cm,寬1.5~2.5cm,頂端鈍或急尖,基部圓形或淺心形,邊緣具整齊的鋸齒。穗狀花序長6~18cm,頂端尾狀漸尖,直徑約1cm,連續,有時基部間斷;苞片卵狀披針形,常與花冠等長,邊緣具糙硬毛;花萼鐘形,長寬約1mm,萼齒5,短三角形,長約為萼簡1/4;花冠淡紫至白色,長約為花萼長的2.5倍,無毛。雄蕊4,常常伸出部分具髯毛。花柱頂端相等2淺裂;花盤環狀。小堅果近圓形,壓扁,腹面具稜。花果期3~4月。(圖見《中國植物誌》,第60卷,圖版79.1-7)

生境與分佈:生於海拔300~1700m疏林下溼潤處或溪邊近水潮溼處。分佈於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及雲南。錫金、印度、斯里蘭卡、緬甸、泰國、寮國、柬埔寨、越南、馬來西亞至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也有,最東達伊裡安島。

藥性

性味:辛、微苦,平。

功效:清熱化溼,消腫止痛。

主治:《全國中草藥彙編》:“感冒發熱,溼疹。”
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10~15g。 外用:搗汁外塗或煎水洗。

臨床應用

單方應用:、雲南植物誌》:“廣東用全草入藥,治小兒驚風或用以外洗傷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