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玉簪葉

藥材名稱:明黨蔘

名稱出處:《飲片新參》

概況

異名:土人蔘、百丈光、天瓠(《證治準繩》),粉沙蔘、紅黨蔘(《本草從新》),金雞爪(《本草求原》),山花(《中國藥用植物誌》),山蘿蔔(《浙江中藥手冊》)。

基源:為傘形科明黨蔘屬植物明黨蔘的根。明黨蔘屬為中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,為著名藥材。

原植物:明黨蔘Changium smyrnioides H.Wolff(Conopodium smyrnioides Hiroe)

歷史:趙學敏在《綱目拾遺》一書中以土人蔘一名始載雲:“土人蔘各地皆產,錢塘西湖南山尤多,春二、三月發苗如蒿艾,而葉細小,本長2~3寸,作石綠色,映日有光,土人俟夏日採其根以入藥,俗名粉沙蔘。”所謂紅黨蔘即將此參去皮淨煮極熟,陰乾而成,《證治準繩》:“刼瘴消毒散用之,呼為百丈光。”按上述形態描述和今日所稱明黨蔘相符。

形態: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cm,無毛。根紡錘形或長索形。莖幼嫩時有乳白色粉霜,分枝疏散開展。根生葉有長柄,柄長30~35cm,葉片通常3出式的二~三回羽狀全裂,末回裂片寬卵形,長及寬各約2cm,無柄,上面深綠色;莖葉上部葉縮小呈鱗片狀或葉鞘狀。復傘形花序,無總苞片,傘輻6~10;小傘形花序有花10~15朵,有小苞片數枚,銳形;花在花蕾時略呈淡紫紅色,開放後呈白色;萼齒小;花瓣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1.5~2mm,寬1~1.2mm,頂端漸尖而內折。雙懸果圓卵形至卵狀長圓形,長3~4mm,寬2.5~3mm,分生果兩端稍窄,背部向外隆起,主稜不明顯。花期4~5月,果期6~7月。(圖見《江蘇植物誌》.下冊.569頁.圖1658)

生境與分佈:生於山地土壤肥沃處或有岩石的山坡上。分佈於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

生藥

栽培:宜在溫暖溼潤、土層深厚、排水良好,疏鬆肥沃砂壤土栽培。能耐寒,不耐高溫,怕澇。用種子繁殖,春、秋兩季均可播種,但以9~10月秋播為佳。育苗,按行距20cm開淺溝,將種子拌細土或草木灰後撒入溝內,覆上薄土,再蓋草,每畝用種量4kg。播後澆水,保持土壤溼潤。出苗時揭去蓋草,注意拔除雜草與肥、水管理。夏季倒苗後,須及時蓋草,防旱越夏。生長2週年後移栽。一般宜在秋季進行,按行株距20×7cm條栽。栽後覆土壓緊,以利越冬。也可用種子直播。栽後每年春季出苗返青後,適時中耕除草,用人畜糞水追肥1~2次。倒苗後蓋草或間作遮蔭作物。雨季注意排水。蟲害蚜蟲,用40%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;食心蟲蛀食種子,用90%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。

採集:3~4月間採挖。藥材主產於江蘇江寧、江浦、南京,安徽蕪湖、安慶、滁縣,浙江長興、餘杭等地。

鑑別

性狀:根圓柱形,長紡錘形或不規則條塊,略扭曲,長6~20cm,直徑5~20mm。表面黃白色,光滑,半透明,常有縱溝紋,有的具紅棕色斑點。質硬而脆,角質樣。折斷面平坦,黃白色,皮部較薄,黃白色,易與木部剝離。木部色較淡,粗短者,有時中空。氣微,味淡。以根粗細均勻、完整、質堅實而重、色黃白、斷面角質樣、半透明者為佳。

顯微 根橫切面:木栓層為數列扁平木栓細胞(商品多已除去)。栓內層較薄,分佈有少數分泌道。韌皮部甚厚,分泌道多數,由5~7個分泌細胞圍繞,內含黃棕色樹脂狀物。形成層成環狀。次生木質部導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狀。(圖見《中藥志》.第1冊.第2版.466頁.圖366)

理化:取本品粉末2g,加乙醚6ml,冷浸4小時,過濾。濾液濃縮至幹,殘渣用氯仿溶解至10ml。以中性氧化鋁為吸附劑,石油醚(60~90℃)-乙酸乙酯(11)為展開劑,展距17.5cm。置紫外燈下觀察,可見暗藍、淡黃、淺藍3個熒光點,用碘蒸汽薰後,除原有3斑點外,還出現2個棕色斑點。(圖見《中藥志》.第1冊.第2版.466頁.圖367)

化學性質

含有脂肪油、脂肪酸、氨基酸、微量元素、磷脂、糖、澱粉和揮發油以及多糖成分[1-6]。

參考文獻

[1] 新華本草綱要.第1冊.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1988:355。


[2] 中國中藥雜誌 1992;17(9):561。


[3] 中藥材,1992;15(9):26。


[4] 南京中醫學院學報,1993;9(2):26.1992;8(4):223。


[5]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1993;5(4):35。


[6] 中成藥,1992;14(9):2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