楸子
藥材名稱:水田七
名稱出處:《廣西藥用植物名錄》
概況
異名:水三七(貴州),水雞仔(廣西)。
基源:為蒟蒻薯科蒟蒻薯屬植物裂果薯的乾燥根狀莖。蒟蒻薯屬全世界約2種;中國均有,其中1種供藥用。
原植物:裂果薯Schizocapsa plantaginea Hance(Tacca plantaginea(Hance)Drenth)
形態:多年生草本,高20~30cm。根狀莖粗短,常彎曲。葉片狹橢圓形或狹橢圓狀披針形,長10~15(-25)cm,寬4~6(-8)cm,頂端漸尖,基部下延,沿葉柄兩側成狹翅;葉柄長(5-)7~11(-16)cm,基部有鞘。花葶長6~13cm;總苞片4,卵形或三角狀卵形,長1~2(-3)cm,寬0.5~1.8m,內輪2枚常較小,小苞片線形,長5~7(-20)cm;傘形花序有花8~15(-20)朵,花輪裂片6,外輪3片披針形,內輪3片卵圓形,較外輪短而寬;雄蕊6,花絲極短,頂端兜狀,兩側向下突出呈耳狀。蒴果近倒卵形,3瓣裂,長0.6~0.8cm;種子多數,半月形,長圓形或不規則長圓形,長約2mm,有條紋。花果期4~11個月。(圖見《中國植物誌》.第16卷,第1分冊,54頁,圖版12)
生境與分佈:生於海拔200~600m的水邊、溝邊、山谷、林下、路邊、田邊潮溼地方。分佈於江西南部,湖南南部,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雲南。泰國、越南、寮國也有分佈。
生藥
採集:春、夏季採挖,洗淨,切片,晒乾或鮮用。藥材產於廣西、貴州、廣東等地。
鑑別:根狀莖圓球形或長圓形,稍彎曲,長2~4cm,直徑1.5~2cm,上端有殘存的膜質葉基;表面黃白或淺棕黃色,有粗皺紋,鬚根痕多數,質稍硬,折斷面較平,顆粒性,暗黃褐色,微有蠟樣光澤,散有點狀維管束。
貯藏:置乾燥處,防蛀。
化學性質
含澱粉、生物鹼、雅姆皁甙元(Yemogenin)和β-谷甾醇[2]。還分得多種甾族苦味物質,為銀根酮內酯A(1),B(2),C(3),D(4)即TaccalonolideA,B,C,D[3,4]。
參考文獻
[1]全國中草藥彙編,下冊,人民衛生出版社,1978:125 。
[2]新華本草綱要,第1冊,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1988:511 。
[3]化學學報 1988;46(12):1201 。
[4]CA 1989;110:4661d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