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臘紅

藥材名稱:林檎

名稱出處:《千金·食治》

概況

異名:花紅果(《滇南本草》),花紅、沙果(《本草品彙精要》),蜜果(《群芳譜》),五色柰(《醫林纂要》),文林郎果(《綱目》)。

基源:為薔薇科蘋果屬植物花紅的果實。

原植物:正品林檎一般指花紅。花紅Malus asiatica Nakai[M.prunifolia(Willd.)Borkh.var.rinki(koidz.)Rehd.〕,又名林檎、沙果。

歷史:林檎載於《千金·食治》,《圖經本草》謂:“林檎,木似柰,實比柰差圓,六七月熟,亦有甘、酢二種,甘者早熟而味脆美,酢者差晚。”《綱目》載:“林檎,即柰之小而圓者,其味酢者即楸子也。其類有金林檎、紅林檎、水林檎、蜜林檎、黑林檎,皆以色味立名。”從上述情況看,古之林檎乃今之花紅和楸子Malus prunifolia(Willd.)Borkh.。

形態:小喬木;小枝粗壯,圓柱形,嫩枝密被柔毛。單葉互生,葉片卵形或橢圓形,長5~11cm,寬4~5.5cm,先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圓形或寬楔形,邊緣有細銳鋸齒,上面有短柔毛,逐漸脫落,下面密被短柔毛;葉柄長1.5~5cm,具短柔毛。傘房花序,具花4~7朵,集生在小枝頂端;花梗長1.5~2cm,密被柔毛;花直徑3~4cm;萼筒鍾狀,外面密被柔毛,萼片5,三角狀披針形,內外兩面密被柔毛;花瓣5,淡粉色;雄蕊17~20,花絲長短不等,比花瓣短;子房下位,花柱4(~5),基部具長絨毛,比雄蕊長。果實卵形或近球形,直徑4~5cm,黃色或紅色,先端漸狹,不具隆起,基部凹入,宿存萼肥厚隆起。花期4~5月,果期8~9月。(圖見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鑑》.第2冊.236頁.圖2202)

生境與分佈:廣為栽培,適宜生長於山坡陰地,平原砂地,海拔50~2800m。分佈於遼寧、華北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陝西、甘肅、新疆、四川、貴州、雲南等地。

花紅與楸子近緣品種,但一般果形較大,果梗較短,葉片及新枝上的毛茸較密,可區別。有些學者將本種列為楸子的一個變種。

化學性質

含葉酸。

參考文獻

新華本草綱要.第3冊.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1990:10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