駱駝蓬
藥材名稱:假馬齒莧
名稱出處:《廣州植物誌》
概況
基源:為玄蔘科假馬齒莧屬植物假馬齒莧。假馬齒莧屬全世界約60種,中國有2種。
原植物:假馬齒莧Bacopa monnieri(L.)Wettst.[Herpestis monnieri(L.)H.B.K.;Bramia monnieri(L.)Pennell]
形態:匍匐草本,節上生根,帶肉質,無毛,體態極象馬齒莧。葉無柄,長圓狀倒披針形,長8~20mm,寬3~6mm,頂端圓鈍,極少有齒。花單生於葉腋,花梗長0.5~3.5cm;萼下有1對條形小苞片;萼片前後兩枚卵狀披針形,其餘3枚為披針形至條形,長約5mm;花冠藍色、紫色或白色,長8~10mm,呈不明顯的2脣形,上脣2裂;雄蕊4枚;柱頭頭狀。蒴果長卵狀,頂端急尖,包在宿存的花萼內,4爿裂。種子橢圓形,一端平截,黃棕色,表面具縱條稜。花期5~10月。(圖見《中國植物誌》.第67卷.第2分冊.89頁.圖33)
生境與分佈:生於水邊、潮溼地及沙灘上。分佈於中國臺灣、福建、廣東、雲南。廣佈於全球熱帶。
化學性質
全草含假馬齒莧皁甙元甲(Bacogenin A)、菸鹼及白樺脂酸等[1]。此外尚分得二個黃酮甙,分別為7-葡萄糖醛酸芹菜素甙(Glucuronyl-7-apigenin)和7-葡萄糖醛酸木犀草素甙(Glucuronyl-7-luteolin)[2]。
參考文獻
[1]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.新華本草綱要.第3冊.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1990∶306。
[2] CA 1991;115∶89186d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