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角咪

藥材名稱:楓香樹根

名稱出處:《綱目》

概況

異名:楓果根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楓樹根(《湖南藥物志》)。

基源:為金縷梅科楓香樹屬植物楓香樹的根。

原植物:楓香樹Liquidambai formosana Hance(L.taiwaniana Hance;L.tonkinensis Cheval.),又名楓香(《南方草木狀》),楓樹(通稱)。

餘項參見“楓香樹葉”條。

藥性

性味:《泉州本草》:“辛、苦,平。”

歸經:《泉州本草》:“入脾、腎、肝三經。”

功效:清熱解毒,祛風止痛。

主治:癰疽,疔瘡,風溼關節痛。《綱目》:“治癰疽已成,擂酒飲,以滓貼之。”
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15~30g;或搗汁。外用:搗敷。

臨床應用

方選和驗方: ①《江西民間草藥》:“治乳癰:楓樹根30g,犁頭草10g。酒水各半煎服。初起者可使內消;已成膿者,可使易潰。” ②《湖南藥物志》:“治風疹:楓樹根15~30g,楓果11枚,艾葉4.5g,楓樹菌15g。煮雞蛋兌酒食。” ③《福建民間實用草藥》:“治癰癤:鮮楓果根60g,紅糖30g,酒糟15g。共搗爛敷患處。”

單方應用:①《湖南藥物志》:“治風溼關節痛:楓樹根30~60g。水煎服。” ②《福建民間實用草藥》:“治腫毒凝結:鮮楓果根二重皮和冬蜜杵爛,敷患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