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油

藥材名稱:黃楊根

名稱出處:《湖南藥物志》

概況

基源:為黃楊科黃楊屬植物黃楊或細葉黃楊的根。

原植物:黃楊Buxus sinica(R.et W.)Cheng,或細葉黃楊Buxus harlandii Hance。黃楊屬約70種,分佈於溫帶地區,中國約17種,產於秦嶺以南各省區。

形態:黃楊:參見“黃楊木”條。細葉黃楊(匙葉黃楊):為小灌木,高0.5~1m;枝近圓柱形;小枝近四稜形,纖細,直徑約1mm,稍被柔毛;節間長1~2cm。葉薄革質,匙形、稀狹長圓形,長2~3.5(~4)cm,寬5~8(~9)mm,先端稍狹,頂圓或鈍,或有淺凹口,基部楔形,葉面光亮,中脈兩面凸出、側脈和細脈在葉面細密、顯著,側脈與中脈約成30-35°角,在葉背不甚分明,葉面中脈下半段常被微細毛;無明顯的葉柄。花序既腋生也頂生,頭狀,花密集,花序軸長3~4mm;苞片卵形,尖頭;雄花:8~10朵,花梗長1mm,萼片闊卵形或闊橢圓形,長約2mm,雄蕊連花葯長4mm,不育雌蕊具極短柄,末端膨大,高約1mm,為萼片長度的1/2;雌花:萼片闊卵形,長約2mm,邊緣幹膜質,受粉期間花柱長度稍超過子房,子房無毛,花柱直立,下部扁闊,柱頭倒心形,下延達花柱1/4處。蒴果近球形,長7mm,無光,平滑,宿存花柱長3mm,末端稍外曲。花期5月,果期10月(在海南島12月仍開花,翌年5月果熟)。(圖見《中國植物誌》.45卷.第1分冊.圖版9∶91-4)

生境與分佈:黃楊:參見“黃楊木”條。細葉黃楊生於溪旁或疏林中,分佈於廣車沿海島嶼及海南有。

黃楊與細葉黃楊的區別在於黃楊的葉通常闊橢圓形至長橢圓形;不育雌蕊高度和萼片長度相等,或為萼片長度的2/3。而細葉黃楊的葉為匙形、稀狹長圓形;不育雌蕊高度約為萼片長度的1/2。

藥性

性味:①《全國中草藥彙編》:“苦、辛,平。” ②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“味苦,性平。”

功效:祛風除溼,理氣止痛,清熱解毒。

主治:筋骨疼痛,目赤腫痛,吐血。
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15~30g。

臨床應用

方選和驗方: ①《安徽中草藥》:“治溼熱黃疸:黃楊鬚根、茵陳、鳳尾草各15g。煎服。” ②《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》:“治吐血:細葉黃楊根煎汁,童便沖服。”

單方應用:①《湖南藥物志》:“治筋骨痛:黃楊根15~30g。煎酒服。” ②《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》:“治目赤腫痛:細葉黃楊根30g。水煎,衝白糖或蜜糖,早晚空腹服。” ③《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》:“治聲啞及腰痛:細葉黃楊根煎汁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