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魚藤
藥材名稱:薄葉碎米蕨
名稱出處:《中國藥用孢子植物》
概況
異名:山蘭根(《廣西藥用植物名錄》)。
基源:為中國蕨科碎米蕨屬植物薄葉碎米蕨的全草。
原植物:薄葉碎米蕨Cheilosoria tenuifolia(Burm.)Trev.(Tnchomanes tenuifolia Burm.;Cheilanthus tenuifolia(Burm.)Sw.,又名黑骨蕨(廣西)。
形態:陸生蕨類植物,植株高15~40cm。根狀莖短,直立,被棕色鑽狀披針形鱗片。葉簇生;葉柄長10~20cm,基部被棕色狹小鱗片,向上到葉軸及羽軸均呈栗色;葉片草質,上面略被短毛,近五角狀卵形,長8~18cm,寬5~12cm,三四回羽狀深裂;羽片有柄,對生或近對生,最下羽片最大,長2.5~5.5cm,寬1.5~2cm,三角狀披針形,深裂至羽軸;裂片長圓形,鈍頭,以狹翅與小羽軸相連;側脈單一。孢子囊群圓形或長圓形,生於側脈頂端,連續或中斷;囊群蓋由變質的葉邊反捲而成,棕色,全緣,橫長圓形。(圖見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鑑》.第1冊.圖319)
生境與分佈:生於海拔50~1600m的平原溪旁、田邊或山地林下石上。分佈於福建、臺灣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雲南。
藥性
性味:苦,涼。
功效:活血散瘀,止痢。
主治:跌打損傷,痢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