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堇菜

藥材名稱:丹蔘

名稱出處:《本經》

概況

異名:木羊乳(《吳普本草》),赤參(《別錄》),山參(《日華子本草》),奔馬草(《綱目》),紅根(江蘇、浙江、四川),紫丹蔘(江蘇、浙江、河北)。

基源:為脣形科鼠尾草屬植物部分種類的根。鼠尾草屬全世界約700種;中國約79種,藥用的近30種。

原植物:正品丹蔘一般指丹蔘。南丹蔘和甘西鼠尾草也廣泛應用。雲南鼠尾草(滇丹蔘)、三葉鼠尾草、長冠鼠尾草、毛地黃鼠尾草在部分地區也作丹蔘使用。

丹蔘Salvla miltiorrhiza Bunge.(Salvia pogonocalyx Hance),又名血生根(遼寧),大紅袍(河北),紅丹蔘(湖北),赤參(四川),血蔘(河南)。南丹蔘Salvia bowleyana Dunn(Salvia miltiorrhiza var.australis Stib.),又名丹蔘、赤參、紫丹蔘(江西、福建、湖南),紅根、奔馬草(湖南),七裡麻(福建)。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 Maxim.(Salvia tatsiensis Franch.),又名甘肅丹蔘(甘肅),紅秦艽(四川),紫丹蔘(雲南)也廣泛應用。此外.尚有云南鼠尾草(滇丹蔘)Salvia yunnanensisC.H.Wright(Salvia bodinieri Vaniot;Salvia esquirolii Lévl.),又名小丹蔘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丹蔘(《滇南本草》).紫丹蔘、山檳榔(雲南)。三葉鼠尾草Salvia trijuga Diels.又名紫丹蔘、小紅參、小紅丹蔘(雲南)。長冠鼠尾草Salvia plectranthoides Griff.(Salvia iaponica Thunb.var.parvifoliola Hemsl.;Salviajaponica Thunb.var.gracillima Diels;Salvia pinnata Pavol.,又名紫參(《滇南本草》),勁枝丹蔘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丹蔘(雲南大理)。毛地黃鼠尾草Salvia digitaloides Diels,又名銀紫丹蔘、白元參(雲南麗江),玉名喇叭(雲南麗江納西語),也作丹蔘使用。

歷史:本品為常用中藥,《本經》列為上品。《吳普本草》載:莖葉小房如荏有毛,根赤色,四月開紫花,二月、五用採根陰乾。《綱目》載:處處山中有之,一枝五葉,葉如野蘇而尖,青色皺皮,小花成穗成蛾形,中有細子,其根皮丹而肉紫。即系本種。藥材產於安徽、山西、河北、江蘇、四川;此外,遼寧、陝西、山東、浙江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等省也產,銷全國各地。四川栽培的丹蔘,認為質量最好。由於菲醌類僅出現於鼠尾草屬,其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效果顯著,目前廣泛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對丹蔘研究的重視。

形態:丹蔘為多年生草本,高30~80cm,全株密被長柔毛。根圓柱形,磚紅色。莖直立,多分枝。葉片為單數羽狀複葉,葉柄長1~7cm,小葉3~7,長1.5~8cm,寬1~4cm,卵圓形,或橢圓狀卵圓形,基部圓形或偏斜,邊緣具圓鋸齒,兩面被柔毛。輪傘花序6花或多花,下部者疏離,上部者密集,組成長4.5~17cm具長梗的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;花萼鐘形,長約1.1cm,花後稍增大,外面被疏長柔毛及具腺長柔毛,具緣毛。內面中部被白色長硬毛,二脣形,上脣全緣,三角形,頂端具3個小尖頭,下脣與上脣近等長,深裂成二齒,三角形;花冠藍紫色,內面離冠筒基部約2~3mm處有柔毛環,冠簷二脣形,上脣鐮刀狀,向上豎立,下脣短於上脣,3裂,中裂片頂端2裂,裂片頂端具不整齊的尖齒,側裂片短,圓形;能育雄蕊2,花絲中部關節處略被小疏柔毛;退化雄蕊線形,長約4mm,花盤前方稍膨大。小堅果橢圓形,黑色,長約3.2cm,直徑約1.5mm。花期5~8月,果期8~9月。(圖見《中藥志》.第1冊.第2版.15頁.彩圖15)

生境與分佈:生於海拔120~1300m的山坡林下草叢或溪谷旁。分佈於中國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陝西、甘肅、寧夏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、四川、貴州。

南丹蔘與丹蔘不同之處為根較小,灰紅色。小葉卵圓狀披針形,兩面除脈上略被小疏柔毛外,全部均無毛。花萼筒狀;花冠筒內藏或微伸出花萼,平伸,上脣長約1.2cm。花期3~7月。(圖見《中藥志》.第1冊.第2版.340頁.圖267)生於海拔30~960m的山地、山谷、路旁、林下或水邊。分佈於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。藥材主產於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,常與丹蔘混用,多為自產自銷。

甘西鼠尾草與上述兩種不同之處為根粗壯,圓錐形,紅褐色。單葉,葉有基生葉和莖生葉兩種,均具柄;葉片三角狀或橢圓狀戟形,長6~12cm,寬3~7cm,頂端急尖,基部戟或近心形,邊緣具粗鋸齒,葉面被短硬毛,背面密被灰白色絨毛。花序頂生或腋生,小輪傘花2~4朵,組成總狀花序;花萼鍾狀,長約1cm,外被腺毛;花冠紫紅色,筒部較寬短,平伸,長2~3.5cm,筒內具毛環,花絲扁平,比藥隔長,藥隔上下臂近等長,2下臂的藥室聯合。小堅果倒卵圓形,灰褐色。花期6~8月,果期8~9月。(圖見《中藥志》.第2版.第1冊.圖268)生於海拔2100~4050m的林緣、路旁、溝邊、灌叢下。分佈於甘肅西部、四川西部、雲南西北部、西藏。藥材主產於甘肅、雲南,銷北京、上海、寧夏、甘肅、青海、雲南。

其它尚有云南鼠尾草,根呈紡錘形,硃紅色。基生葉為單葉或三裂或為羽狀複葉,柄長2.5~10cm,被長柔毛;花萼內無毛環;花冠筒內藏或稍出萼外,冠簷比冠筒伸出部分長,上脣鐮刀狀或盔狀,向上伸,幾與下脣成直角,下脣的中裂片近全緣或淺波狀。花期4~8月。(圖見《中藥志》.第2版.第1冊.247頁)生於海拔1800~2100m的山坡草地、林邊路旁或疏林乾燥地上。分佈於四川西南部,貴州西部,雲南東部、中部至西部。在雲南部分地區作丹蔘入藥。民間多用之。

三葉鼠尾草根莖短,下生數條細長的根,圓柱形,磚紅色,長10~15cm,直徑2~3cm。葉通常具3小葉,稀5小葉,小葉具柄;花冠筒比萼長約3倍,由基部向上增大,冠簷比冠筒部分短,上脣直伸。花期7~9月。(圖見《中國植物誌》.第66卷.143頁.圖版30.5-9)生於海拔1800~2900m的山坡草地、林邊路旁或疏林乾燥地上。分佈於四川西南部,貴州西部及雲南東部、中部至西部。雲南部分地區作丹蔘入藥。

長冠鼠尾草和毛地黃鼠尾草的根在雲南部部分地區也作丹蔘入藥。參見“紅骨參”、“白雲參”條。

生藥

栽培:適於溫暖溼潤氣候,以土層深厚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和沖積土為宜,怕澇。多用分根和種子繁殖。分根可在冬初或早春進行。結合收穫,選取直徑0.7~1,0cm健壯新根,截成5~7cm長的根段作種。按行距27cm開溝條栽,株距20cm,深4~5cm,種根平放或直放,不能倒栽,每畝用種量約100kg,栽後覆土。種子育苗可在4月上、中旬或8月上、中旬,撒播或條播,每畝用種量0.5kg,播後覆土蓋草,保持苗床溼潤,出苗時揭去蓋草,施人畜糞水1次,適當間苗。苗高13cm左右時移栽,行株距各27cm,每穴栽1~2株。栽後,注意中耕除草,用人畜糞水、尿素或過磷酸鈣追施2~3次。蟲害蠐螬、地老虎,用90%晶體敵百蟲1000~1500倍液灌穴。

採集:自11月上旬至第2年3月上旬均可採收。以秋季採收質量較好。挖取根部,除去莖、葉、根鬚,去淨泥土,晒乾。丹蔘生產於四川、山西、河北、江蘇、安徽;甘肅丹蔘主產於甘肅、雲南;褐色丹蔘產於甘肅、雲南;雲南丹蔘產於雲南。

鑑別

性狀:丹蔘根莖短粗,頂端有時殘留莖基。根數條,長圓柱形,稍彎曲,有的分枝,並具須狀細根,長10~20cm,直徑3~10mm;表面棕紅色或暗棕紅色,粗糙,具不規則的縱皺紋,外皮有時呈鱗片狀剝落。質硬而脆,斷面疏鬆,有裂隙或略平整而緻密,皮部棕紅色,木部灰黃色或紫褐色,可見黃白色點狀維管束。氣微,味微苦澀。甘西鼠尾草根圓錐形,長10~20cm,直徑1~4cm;表面暗棕紅色,根頭部常由1至數個根莖合著,根部扭曲或呈辮子狀,外皮常有部分脫落而顯紅褐色。 雲南鼠尾草根莖短,根紡錘形,紅色,長3~5cm。 三葉鼠尾草根莖短,下生數條細長圓柱形的根,表面磚紅色。質較硬,易折斷,斷面不平坦。氣微,味微苦。以條粗壯、色紫紅為佳。

顯微 丹蔘根(直徑約1cm)橫切面:木栓層為4~6列細胞,有時可見落皮層。皮層寬廣。韌皮部呈半月形。束間形成層不甚明顯。木質部8至10數束呈放射狀,導管在近形成層處較多呈切向排列,漸至中央呈單列,木纖維常成束存在於初生木質部旁。(圖見《中藥志》.第1冊.第2版.圖269)粉末:紅棕色,氣微,味淡。 ①石細胞呈類圓形、類三角形、類梭形、類長方形或不規則形,也有延長呈纖維狀,邊緣不平整,直徑20~65μm,長約至257μm,壁厚5~16μm,有的胞腔內含棕色物。 ②網紋導管及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1~50μm;網紋導管分子長梭形,邊緣不平整,壁增厚不均勻,網孔狹細,穿孔多位於側壁,具緣紋孔類圓形,排列緊密,有的具網狀三生增厚。 ③木纖維多成束,呈長梭形,末端長尖或稍傾斜,長18~25μm,壁厚2~4μm(圖見《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》.圖15)

理化:①丹蔘的薄層色譜取樣品粉末適量,加60ml甲醇迴流提取7小時,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幹,殘渣用30ml氯仿溶解,濾過,濾液置分液漏斗中,加蒸餾水10ml,振搖,靜置,分取氯仿層和水層。將水層濃縮至4ml,點於矽膠G板上,以苯-乙酸乙酯.甲酸(80∶50∶8)為展開劑,以丹蔘素、原兒茶醛為對照。展開後,用2%三氯化鐵與1%鐵氰化鉀(1∶1)顯色(圖見《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》.圖114-1A)。另取氯仿層濃縮至幹,殘渣加氯仿2ml溶解,點於矽膠G板上,以石油醚-四氫呋喃-甲醇(50∶5∶2)為展開劑,以隱丹蔘酮、丹蔘酮Ⅰ、丹蔘酮Ⅱ A為對照,展開後,置可見光下檢視。(圖見《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》.圖114-1B) ②丹蔘加Ⅰ炮製品的薄層色譜 1)取樣品粉末適量,加水煎煮2次,每次1小時,水提液濃縮至約20m1,用鹽酸調至pH2,再用乙醚萃取2次,醚提液揮去乙醚,用乙醇2ml溶解,點於矽膠G-CMC板上,以苯-乙酸乙酯-甲酸(80∶50∶8)為展開劑,以原兒茶醛為對照;展開後,用三氯化鐵-鐵氰化鉀(1∶1)試劑顯色(圖見《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》.圖114-2) 2)取樣品粉末適量,用乙醚提取,揮去乙醚,用無水乙醇1ml溶解,點於矽膠H-CMC板上,以苯-乙酸乙酯-甲酸(80∶50∶8)為展開劑,以原兒茶醛為對照,展開後,用三氯化鐵-鐵氰化鉀(1∶1)顯色,斑點顯深綠色。(圖見《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》.圖114-3) ③丹蔘及其地上部分的薄層色譜取樣品適量,沖洗乾淨,煎煮2次,每次1.5小時,合併煎出液,濃縮至每1ml相當生藥2g,冷卻後加乙醇至75%,冷藏40小時,濾過,濾液減壓回收乙醇,加蒸餾水稀釋至每1ml相當生藥1.5g,用10%NaOH調pH至6.8,點於矽膠G-CMC板上,以苯-乙酸乙酯-甲酸(80∶50∶8)為展開劑,以原兒茶醛為對照,展開後,置紫外光燈下檢視,原兒茶醛斑點呈紅棕色熒光。(圖見《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》.圖1144) ④丹蔘與同屬植物根及根莖的薄層色譜 1)取樣品粉末10g,加水100ml,沸後續煎半小時,重複上述操作一次,合併濾液,濃縮至20ml,用1∶1鹽酸酸化至pH2,然後用乙醚萃取2次(40、30ml),合併醚提液,水浴揮去乙醚,再用乙醇2ml溶解,點於矽膠CMC板上,以苯乙酸乙酯-甲酸(80∶50∶8)為展開劑,以原兒茶醛為對照用三氯化鐵試液顯色,置紫外光燈(2537A)下檢視。(圖見《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》.114-5A)另取乙醚提取液,點於矽膠CMC板上,以氯仿或氯仿-乙酸乙酯(9∶1)為展開劑,以隱丹蔘酮、丹蔘酮Ⅰ、丹蔘酮Ⅱ A為對照。展開,後置可見光下檢視。(圖見《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》.圖114-5B)。 2)取樣品粉末2g,用乙醚提取4小時,回收大部分乙醚,用0.5%碳酸鉀水溶液洗2次後,點於矽膠G板上,以苯-甲醇(9∶1)為展開劑,以隱丹蔘酮、丹蔘酮ⅡA為對照。展距19cm,置可見光下檢視。(圖見《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》.圖114-6》 3)取樣品粉末適量,按“②、1)”項下方法制備點液,點於矽膠H-CMC板上,以(Ⅰ)苯-乙酸乙酯-甲酸(80∶70:∶8)或(Ⅱ)氯仿-丙酮-甲醇-甲酸(70∶20∶15∶5)為展開劑,以原兒茶醛為對照,展距10cm,先置紫外光燈下檢視,再噴以三氯化鐵-鐵氰化鉀試劑,然後,將薄板置0.1mol/L鹽酸中浸泡數分鐘,以流水衝去酸液顯色。(圖見《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》.圖114-7)4)取樣品粉末適量,用乙醇提取,提取液點於矽膠H板上,以(Ⅰ)苯氯仿(1∶1)或(Ⅱ)二氯甲烷為展開劑,(Ⅰ)、(Ⅱ)以丹蔘酮ⅡA,次甲丹蔘醌、丹蔘酮、丹蔘酸甲酯、二氫丹蔘酮Ⅰ、隱丹蔘酮、丹蔘酮ⅡB為對照,展開後,置紫外光燈下檢視。(圖見《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》.圖114-8)

加工炮製:常用炮製品有丹蔘片和酒丹蔘。 ①丹蔘片 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及殘莖洗淨,潤透,切厚片,乾燥。 ②酒丹蔘 取丹蔘片,加黃酒拌勻,悶潤至透,置鍋內,用文火炒幹,取出放涼。每丹蔘片100kg,用黃酒10kg。此外,尚有炒制、制炭、醋制、米制、豬血制、鱉血制等炮製方法。

貯藏:置通風乾燥處。酒丹蔘,密閉,置於陰涼乾燥處。

化學性質

主要成分為酚酸類和二萜類,目前已闡明結構的成分50餘種,二萜類佔一半以上[1]。

酚性芳香酸類主要有丹蔘素即D(+)-β-(3,4一二羥基苯基)乳酸(丹蔘酸甲)、丹蔘酸丙、迷迭香酸(Rosemarinic acid)、迷迭香酸甲酯、丹蔘酚稀酸(Salvianolic acid)A,B,C,G[13]、丹蔘酸乙(紫草酸,Lithosper mic acid)(1)和紫草酸二甲酯[2-4]。其中丹蔘素對冠心病有效,丹蔘酚烯酸有抗凝活性,丹蔘酸乙有增加尿量、降低血壓、消腫作用,是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主要活性成分。

二萜化合物中大部分為丹蔘酮型的二萜醌類。有丹蔘酮Ⅰ(Tanshinone Ⅰ)、丹蔘酮ⅡA(Tanshinone ⅡA)、丹蔘酮ⅡB、隱丹蔘酮(Cryptotan shinone)、丹蔘酸甲酯(Methyltanshinonate)、羥基丹蔘酮ⅡA、異丹蔘酮、異丹蔘酮ⅡA、異隱丹蔘酮、丹蔘新酮(Miltirone)、鼠尾草酚(Salviol)、左旋二氫丹蔘酮Ⅰ、丹蔘新醌(Tanshinxinkun)甲、乙、丙。還分出次甲丹蔘醌、1,2.二氫丹蔘醌,有強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丹蔘鄰醌、鐵鏽酚(Ferruginol)、丹蔘新醌丁、丹蔘二醇A、B、C、去甲丹蔘酮、3α-羥基丹蔘酮ⅡA、丹蔘內酯、二氫異丹蔘酮Ⅰ、丹蔘螺旋縮酮內酯(Danshensproketallactone)、表丹蔘螺旋縮酮內酯、鼠尾酮(Salvilenone)、異鼠尾酮Ⅰ、丹蔘醌新酮Ⅱ(Miltionone Ⅱ)、丹蔘醌新酮Ⅰ(Miltionone Ⅰ)[4~5]。

其它成分尚有黃芩甙、β-谷甾醇、豆甾醇、烏蘇酸、胡蘿蔔甙、5,3’-二羥基-7,4”-二甲基黃烷酮、丁二酸、原兒茶醛、異阿魏酸、琥珀酸、3,4-二羥基苯甲醛、維生素E和鞣質[1~2,6]。

三葉鼠尾草(S.trijusa Diels)根含丹蔘新醌A,B、丹蔘內酯、丹蔘螺內酯、鐵鏽酚、柳杉酚(Sugiol)、三十烷酸、三十四烷酸、β-谷甾醇、胡蘿蔔甙、小紅參醌甲,乙,丙(Trijuganone A,B,C)等32個化合物[8~10]。

參考文獻

[1]中國醫藥工業雜誌 1989;20(6):279 。


[2]中國藥學雜誌 1989;24(1):6 。


[3]Chem Pharm Bull 1989;37(5):1287 。


[4]Phytochemistry 1988;27(1):299 。


[5]Phytochemistry 1989;28(11):3139 。


[6]丹蔘-生物學及其應用.科學出版社,1990:10 。


[7]新華本草綱要.第1冊.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8:465 。


[8]藥學學報 1982;17:517 。


[9]Planta Med 1990;56(1):87 。


[10]藥學學報 1991;26(3):193 。


[11]王寧、魯學照.研究生論文.中國藥科大學,1987:3,1989:7 。


[12]藥學通報 1981;16(9):536 。


[13]Planta Med 1984;50(3):227 。


[14]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991;2(1):17 。


[15]Planta Med,1992,58(2):19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