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尾蕉花
藥材名稱:螳螂
名稱出處:《別錄》
概況
異名:不過、
蠰、莫
、蛑(《爾雅》),蝕肬(《本經》),髦(《方言》),蚚父(《說文》),天馬(《呂氏春秋》高誘注),螗螂、石螂(《爾雅》郭璞注),齕肬(《方言》)郭璞解),拒斧、刀螂、
螂(《綱目》),斫父、斫郎(《說文解字注》)。
基源:為螳螂科Paratenodera屬動物大刀螂、小螳螂屬小刀螂的全蟲。
原動物:中華螳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和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(Thunberg)
歷史:螳螂首載於《別錄》。《綱目》:“螳螂,驤首奮臂,修頸大腹,二手四足,善緣而捷,以須代鼻。”按其所述,與當今所用之螳螂吻合。
形態:中華螳螂,體形較大,呈黃褐色或綠色,長約7cm。頭部三角形。前胸背板、肩部較發達。後部至前肢基部稍寬。前胸細長,側緣有細齒排列。中縱溝兩旁有細小的疣狀突起,其後方有細齒,但不甚清晰。前翅革質,前緣帶綠色,末端有較明顯的褐色翅脈;後翅比前翅稍長,向後略微伸出,有深淺不等的黑褐色斑點散佈其間。雌性腹部特別膨大。足3對,細長。前胸足粗大,為鐮刀狀,基部外緣有短棘16個以上,腿節下外緣有短棘4個,以第2個最大。(圖見《中藥大辭典》.下冊.2677頁)
生境與分佈:棲於草叢及樹枝上,中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。
小刀螂 體形大小中等,長4.8~6.5cm,色灰褐至暗褐,有黑褐色不規則的刻點散佈其間。頭部稍大,呈三角形。前胸背細長,側緣細齒排列明顯。側角部的齒稍特殊。前翅革質,末端鈍圓,帶黃褐色或紅褐色,有汙黃斑點。後翅翅脈為暗褐色。前胸足腿節內側基部及脛節內側中部各有一大形黑色斑紋。(圖見《中藥大辭典》.2677頁)。其餘同大刀螂。
生藥
採集:秋季捕捉,處死,晒乾或烘乾備用。
藥性
性味:甘、鹹,溫。
功效:補心,緩肝,去風熱,定驚癇。
主治:《綱目》:“治小兒急驚風搐搦,又出箭鏃,生者能蝕疣目。”
用法用量:內服:入丸散。外用:研末
鼻,吹喉或調敷。
臨床應用
方選和驗方: ①螳螂散(《太平聖惠方》)治小兒五疳,羸瘦腹脹,不欲乳食;螳螂1g,蝸牛子、蟬衣各7枚,丁香、蟾酥、地龍各0.5g,蛇蛻皮灰、麝香末各3g。研為散,每服1.5g,粥湯調下。 ②中分散(《普濟方》)治驚風,定搐:螳螂1個,蜥蜴1條,赤足蜈蚣1條。上3味,同為細末,吹入鼻內搐之。 ③《中藥大辭典》:“治喉症,不論新久,咽喉腫痛或破爛:螳螂1只(晒乾),淨冰片3g,硼砂2g,正綠萼梅(去蒂)1.5g。共研細末,吹入喉內。能生肌消炎。”
單方應用:①《動植物民間藥》:“治腳氣(痺,水腳氣):取螳螂體部,以飯粒搗和,包裹腿腳患處。” ②《綱目》:“治箭鏃入肉不可拔:螳螂1個,巴豆半個,同研敷傷處,微癢且忍,極癢乃撼拔之,以黃連貫眾湯洗拭,石灰敷之。” ③《新本草綱目》:“治痔瘡:燒螳螂(褐色者)服之。”
醫藥家論述
李時珍:“螳螂,古方不見用者,惟《普濟方》治驚風,吹鼻定搐法中用之,蓋亦蠶蠍定搐之義。古方風藥多用螵蛸,則螳螂治風,同一理也。又《醫林集要》出箭鏃亦用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