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骨藤
藥材名稱:毛葉巴豆
名稱出處:《雲南思茅中草藥選》
概況
異名:剎埂(傣名)。
基源:為大戟科巴豆屬植物毛葉巴豆的全株。巴豆屬全世界約750種,中國約19種。
原植物:毛葉巴豆Croton caudatus Geisel.var.tomentosus Hook.f,
形態:灌木,高約2m。多分枝,幼枝密被粗毛。單葉互生,葉片卵圓形,先端急尖,基部心形或截形,長10~15cm,寬7~9cm,下面密被白色糙毛,基出3~5主脈,側脈明顯,有香氣。花單性同株,雄花花萼5裂;花瓣5;花盤5裂呈腺體狀;雄蕊10~20,分離;無退化雌蕊;雌花花萼5裂,宿存;花瓣退化為絲狀;子房3室,每室1胚珠,花柱3,離生,頂端2~4裂。蒴果開裂為3個2瓣裂的分果爿。(圖見《中藥大辭典》.上冊.447頁.0900條圖》
生境與分佈:生於山坡雜木林下或溪谷邊。分佈於雲南。
生藥
採集:全年可採。
化學性質
莖皮含三十二醇(Dotria-contanol)、β-香樹脂醇(β-Amyrin)和β-谷甾醇。
參考文獻
中藥大辭典.上冊.上海人民出版社,1977:44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