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蒿

藥材名稱:斑飛蜥

名稱出處:《中國藥用動物志》

概況

異名:飛蛇、飛龍、飛蜥(《中國中藥資源志要》)。

基源:為鬣蜥科飛蜥屬動物斑飛蜥,藥用其除去內臟的乾燥全體。飛蜥屬全世界約16種;中國產2種,1種供藥用。

原動物:斑飛蜥Draco maculatus(Gray)

形態:體小,較扁平。尾很長,呈鞭狀,體長8cm的個體尾長約12.5cm。頭高,吻扁。咽喉下方和頸側具囊褶,末端銳尖。體側有翼狀皮膜,皮膜由體側面板延伸變成,由五條延長出來的肋骨所支援。頭和體背面的鱗大小不一,腹面鱗較大,有稜。生活時體背面灰棕色,眼間及眼後常有深色斑,體軀有3~5條寬窄不一的橫紋。皮膜橘紅帶黃綠色,上有黑色斑點,皮膜腹面淺黃色。(圖見《中國藥用動物志》第2冊305頁.圖323)

生境與分佈:生活在低矮的山林邊緣,營樹上生活,極少到地面活動,性喜結群,每群十來條至二、三十條。分佈於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雲南、西藏。

化學性質

肉含蛋白質、脂肪、多種氨基酸、糖原肌紅蛋白(Myoglobin)、糖原合成酶(Glycogen synthetase)、磷酸化酶(Phospharylase)。

參考文獻

《中國藥用動物志》協作組中國藥用動物志.第2冊.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,1983:30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