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燕

藥材名稱:蜂蜜

名稱出處:《綱目》

概況

異名:石蜜、石飴(《本經》),食蜜(《傷寒論》),蜜(《金匱要略》),白蜜(《藥性論》),白沙蜜(《本草衍義》),蜜糖(《本草蒙筌》),沙蜜、蜂糖(《綱目》)。

基源:為蜜蜂科蜜蜂屬動物中華蜜蜂、義大利蜂等所釀的蜜糖。

原動物: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,義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.

餘項參見“蜂乳”條。

生藥

採集:春至秋季採收,濾過。

鑑別:為稠厚的液體,白色至淡黃色(白蜜),或橘黃色至琥珀色(黃蜜)。夏季如清油狀,半透明,有光澤;冬季則易變成不透明,並有葡萄糖的結晶析出,狀如魚子。氣芳香,味極甜。以水分小,有油性,稠如凝脂,用木棒挑起時蜜汁下流如絲狀不斷,且盤曲如摺疊狀,味甜不酸,氣芳香,潔淨無雜質者為佳。

貯藏:置陰涼處。

化學性質

主含果糖、葡萄糖(約70%)、蔗糖、麥芽糖、糊精、樹膠、含氮化合物、有機酸、揮發油、色素、蠟、植物殘片(花粉粒等)、酵母、酶類、無機鹽。維生素B1,B2,C,E,D、膽鹼、尼克酸、泛酸、生物素、葉酸、維生素B6、維生素K、蛋白質、腖、

、氨基酸、轉化酶、過氧化氫酶、澱粉酶、乙醯膽鹼、檸檬酸、蘋果酸、琥珀酸、乙酸、微量甲酸。灰分中含Mg、Ca、K、Na、S、P、Fe、Mn、Cu、Ni等[1,2]。

參考文獻

[1] 江蘇新醫學院.中藥大辭典.下冊.上海人民出版社,1977:2481。


[2] 南京藥學院.中草藥學.下冊.江蘇科技出版社,1980:142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