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瓜根
藥材名稱:黃花仔
名稱出處:《閩南民間草藥》
概況
異名:吸血草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,索仔草(《實用中草藥》)。
基源:為錦葵科黃花稔屬植物粘毛黃花稔的全草。
原植物:粘毛黃花稔Sida mysorensis Wight ex Arn.
形態:草本或亞灌木,高30~100cm。全株被分泌粘質的腺毛,具揮發性腐草氣味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3~4cm;托葉線形,長3~5mm,混生長毛和星狀毛;葉片寬卵形,長3~8cm,頂端漸尖,基部心形,兩面均被星狀毛,邊緣具鈍粗齒。花單生或成對腋生,或排成總狀花序;花梗纖細,長5~8mm,密被腺毛和柔毛;花萼鍾狀,長約5mm,萼齒三角形,外面被腺毛和星狀毛;花冠黃色;雄蕊管僅頂部有多數具花葯的花絲;子房5室,每室具側生胚珠1顆,花柱枝與心皮同數,柱頭頭狀。果實半圓形,直徑3~4mm,分果爿5個,卵狀三角形,無芒,具短尖頭,果皮薄膜質,平滑,僅短尖處稍被毛;種子卵形,無毛。花期10月至翌年1月。(圖見《中藥大辭典》.下冊.2051頁.4181條圖)
生境與分佈:生於曠野或路旁。分佈於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雲南。
化學性質
種子含蛋白質、亞油酸(Linoleic acid)、錦葵酸(Malvalic acid)、蘋婆酸(Sterculic acid)。
參考文獻
CA 1984;101:132924t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