樺木皮

藥材名稱:滇五味

名稱出處:《新華本草綱要》

概況

異名:紅花五味子(《中藥志》),香血藤、過山龍、五香血藤、五味子(雲南)。

基源:為木蘭科五味子屬植物紅花五味子的果實。

原植物:紅花五味子Schisandra rubriflora(Fr.)Rehd.et Wils.(S.grandiflora var.rubriflora Rehd.et Wils.)

形態:多年生落葉木質藤本。葉互生,葉片橢圓形至倒卵形,長6~15cm,寬2.5~7cm。花單性,腋生,花梗長20~50mm,花較大,直徑2~3cm,紅色或粉紅色,大的花被片長10~18mm,寬6~14mm;雄蕊群主要由分離的雄蕊組成,雄蕊40~60,雄蕊柱常不明顯或近圓錐形,花絲分離;雌蕊心皮60~120。果實球形,深紅色,直徑3~5mm;果皮薄而半透明狀,內含種子1~2粒,似腎形,黃棕色,表面略呈顆粒狀。氣清香。

生境與分佈:生於海拔2500~3500m向陽的灌叢、路邊、溪邊和溝谷沿岸。分佈於四川、雲南西北部。

化學性質

種仁含五味子丙素(Wuweizisu C)、(-)-紅花五味子素[(-)-Rubschisandrin]、紅花五味子酯(Rubschisantherin)、去氧五味子素(Deoxyschisandrin)、五味子酚酯(Schisanhenol acetate)、五味子酚乙(Schisanhenol B)[1]、五味子酚(Schisanhenol)[1,2]、Gomisin O、前五味子素(Pregomisin)、內消旋二氫愈瘡木脂酸(meso-Dihydroguaiareticacid)[1]。

參考文獻

[1] 藥學學報 1985;20:832。


[2] 藥學學報 1982;17:312。